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闻笛》
《月夜闻笛》全文
清 / 宋育仁   形式: 古风

嶰谷幽篁啸风雨,孤生童童音独苦。

伶伦截管象龙吟,吹满阳柯散阴羽。

流传世上知音稀,今夜月明吹者谁。

沈吟压抑断还续,悠扬满野幽且悲。

春莺百啭清如水,孤鹤移巢中夜起。

幽闺思妇忆关河,下国迁臣去乡里。

众山籁静寒乌栖,此时呜咽遂成啼。

凝心寂听起吟望,怆然怀古沾裳衣。

在昔公孙裁律管,?统黄钟众清满。

音清易苦感人情,缠绵发爱方思返。

堪嗟古乐尽销沈,谁知声理感人深。

琴谱广陵成绝响,笙吹鸣鹿断和音。

惟留一笛调馀龠,无复中和尚苦吟。

婵媛伤抱思轩梦,雅骚幽怨无人重。

省识劳思万古情,何时吹万群方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中竹笛的悠扬旋律,引发诗人丰富的联想与感慨。首句“嶰谷幽篁啸风雨”以山谷中的竹林在风雨中发出声音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孤生童童音独苦”表达了笛声的孤独和哀愁,仿佛是吹笛者的内心写照。

诗人将笛声比作伶伦的龙吟,以及春莺和孤鹤的鸣叫,展现出音乐的多样性和情感深度。"流传世上知音稀"暗示了笛声虽美,但能理解其深意的人却不多。月夜的寂静更突显了笛声的哀婉,让人联想到思妇的怀念和迁臣的离愁。

"沈吟压抑断还续"描绘了笛声的起伏变化,"悠扬满野幽且悲"则传达出笛声的扩散和情感的共鸣。接下来,诗人借古乐的消亡,感叹世事变迁,音乐之美难以持久。

最后,诗人提到公孙裁制的律管,以及广陵琴谱和笙吹的消失,表达对古代音乐艺术的惋惜。然而,笛声犹在,虽然只剩一缕余韵,却依然能触动人心,引发深远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月夜笛声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宋育仁
朝代:清

宋育仁,字芸子,四川富顺人。博通群籍,尤深经学,为王闿运及门高弟。乙未割台之役,有感事五首,唐衢痛哭,杜牧罪言,兼而有之。见连横《台湾诗录》,今据以移录。
猜你喜欢

次韵邵公济六言三首赠史千史自云尝从邵学·其一

阅子西山遗墨,爱渠东周故家。

欲与俱鸣此日,只今老眼昏花。

(0)

同范三哥访鉴长老鉴犍为人而挂锡金山

愔愔山月照峨眉,未暇西游鬓已丝。

胜日来陪巨卿友,莫年亲见德云师。

解除须发元非错,肯老山林更自奇。

趺坐绳床两无语,此心真有几人知。

(0)

晚步

汗垢不可耐,晚凉眉始开。

孤筇信步去,老袂觉风来。

惊犬那须尔,痴蚊安在哉。

寥寥初月上,却照老夫回。

(0)

赠耿介邦石

经年旅食厌菖蔓,雪后征衣亦自单。

忆子最怜三虎怒,爱渠欲挽万牛难。

向来老笔那容弃,此去尘冠尚可弹。

败絮不温吾自尔,一杯浊酒禦春寒。

(0)

孙元式挽诗·其一

世尽宗韩柳,君期振古今。

文场声籍籍,武库入森森。

未契千年运,终孤百战心。

一官端溷子,遐及赞鸣琴。

(0)

石上可种麻

石上可生麻,麻生岂成畦。

嫁婿得荡子,犹如太常妻。

我作少年行,长安走新街。

长安三月春,桃李百花开。

平康诸女儿,艳丽惊寒梅。

蛾眉斗连娟,佳期不须媒。

投我以木瓜,当歌共传杯。

歌声系怀抱,知君在空闺。

期我以立春,清明未云来。

应作忆秦郎,高楼寄徘徊。

鸾胶世苦无,断续何当谐。

闺中傥相忆,薰风有时回。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