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鹜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凫鹜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凫鹜行中脱病身”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景象,凫鹜能够在飞翔中摆脱疾病,象征着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竹林深处得幽人”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之情,竹林深处所居住的“幽人”是那种超然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物典型。
接着两句“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则反映了诗人的现实处境与内心感受。尽管在仕途上已达到了“官满”的地位,表面上看似无忧,但诗人依旧被诗的创作和情感的波动所困扰,无法释然。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便是在安逸的生活中,也难以摆脱诗歌带来的焦虑和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官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感受。杨万里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使得这首简短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馀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今当遂长往,念此中心焦。
勉谢诸兄弟,此非人力邀。
吾宗自薄祜,先达皆早彫。
从兄与仲氏,当年踵登朝。
至今同籍人,秉枢冠百僚。
逝者倘可留,翩然亦云霄。
大命既有制,露电安可饕。
我虽老风尘,寿命较已牢。
与其夭斧斤,宁以樗散逃。
伤彼泉下人,悯我道路劳。
兄弟更相慰,烹蔬倾浊醪。
婆娑阿母旁,此乐何陶陶。
富贵有此否,何乃为我骄。
天伦岂世情,菀枯同所遭。
但当崇令德,慎勿望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