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兴·其三》
《春兴·其三》全文
清 / 李联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缭垣皆蔓菁,多日茁新芽。

方柔不采摘,叶大今已花。

此物便军食,屯兵忆褒斜。

沃沃彼何知,讵悲蜀妇髽。

我见生远愁,战场尚风沙。

虞灶或乏此,衔种倩飞鸦。

不嗤细已甚,取给免士哗。

炎炎虽隔境,噀雨怀栾巴。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联琇的《春兴(其三)》描绘了春天蔓菁生长的情景。首句“缭垣皆蔓菁”写出了蔓菁在墙垣边茂盛生长,蔓延开来,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接下来,“多日茁新芽”强调了蔓菁生长迅速,已经长出新芽。诗人感叹“方柔不采摘”,表达了对蔓菁嫩叶的怜惜,认为它们还未成熟不应被轻易摘取。

随着蔓菁的成长,“叶大今已花”,说明蔓菁已经开花,从实用的角度看,这表明它已经可以作为食物来源。“此物便军食,屯兵忆褒斜”则点明了蔓菁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它是士兵们的口粮,让人想起了古代褒斜道上的军队生活。

“沃沃彼何知,讵悲蜀妇髽”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蔓菁默默奉献的敬意,同时也暗含对战乱中民生疾苦的同情。蔓菁的繁茂与蜀地妇女因战乱而编发为丧的悲惨形成对照。

诗人感慨“我见生远愁,战场尚风沙”,表达了对远方战事的忧虑,以及对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求生存的担忧。他设想如果军中缺乏食物,可以借助飞鸦来传播种子,“衔种倩飞鸦”展现了智慧和无奈。

最后两句“不嗤细已甚,取给免士哗”劝诫人们不必嘲笑蔓菁微小,它的存在足以满足需求,避免士兵们因饥饿而引起纷扰。尽管战火炽热,诗人仍寄希望于自然之力,如“炎炎虽隔境,噀雨怀栾巴”,想象着即使身处战乱之地,也能通过降雨来滋润蔓菁,象征着对和平与丰收的期盼。

作者介绍
李联琇

李联琇
朝代:清

(1820—1878)清江西临川人。字季莹,一字小湖。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官至大理寺卿。以病告归。同治间主讲钟山、惜阴两书院。绩学敦行,来学者日盛。有《好云楼集》等。
猜你喜欢

赠所知

因钓鲈鱼住浙河,挂帆千里亦相过。

茅檐夜醉平阶月,兰棹春归拍岸波。

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

(0)

寄献三川守刘公·其一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

休闭玉笼留鸑鷟,早开金埒纵麒麟。

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

(0)

朗上人院晨坐

簟凉襟袖清,月没尚残星。

山果落秋院,水花开晓庭。

疏藤风袅袅,圆桂露冥冥。

正忆江南寺,岩斋闻诵经。

(0)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二首·其二

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

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

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0)

送友人归荆楚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遰更伤魂。

(0)

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

车马楚城壕,清歌送浊醪。

露花羞别泪,烟草让归袍。

鸟浴春塘暖,猿吟暮岭高。

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