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山河,无非佛者。此为真身,孰则为假。
滔淊清湘,瑶影如泻。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月明露寒,绿烟浮野。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一笑石上,得清净舍。
巍乎梵宫,朱门碧瓦。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大地山河,无非佛者。此为真身,孰则为假。
滔淊清湘,瑶影如泻。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月明露寒,绿烟浮野。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一笑石上,得清净舍。
巍乎梵宫,朱门碧瓦。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湘山寺无量寿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景象与佛法禅意交融的画面。首句“大地山河,无非佛者”表达了世间万物皆可证悟佛性的哲理,暗示了佛法无所不在的宏大意境。接着,“滔淊清湘,瑶影如泻”以湘江的清澈和月光的洒落,象征着心灵的澄净与禅意的流淌。
“一草一木,亦皆潇洒”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佛性的和谐统一,连草木都显得超脱而自在。月明露寒的夜晚,绿色的烟雾弥漫野外,山鸟涧鹿的对话声中充满了智慧的“般若”教义。诗人以“我来自北,金鞍铁马”表达自己历经世事后的转变,如今在石上一笑,找到了内心的清净。
最后两句“巍乎梵宫,朱门碧瓦”描绘了湘山寺的庄严气象,而“弹指毗卢,风斯在下”则以佛家的手势和风的轻拂,寓言佛法的无常与空灵,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禅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佛学理念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客里仍惊奔,南走荆溪上。
系船楼前树,偶接丈人行。
兹惟天下士,抱负不可状。
而今年七十,面睟背益盎。
论文复把酒,十日共清访。
归家照眸子,炯炯觉神王。
朅来情所亲,邹子颇直谅。
斯文有能事,笔挟风雨壮。
今晨叩其门,不见动惆怅。
我希嵇叔夜,子慕陶元亮。
念子如清风,执热欲何往。
寇退子当返,子去我曷望。
何时芝兰室,重见玉色酿。
快意倾百杯,浇我舌本强。
涉春徂冬祷雨雪,皇天靳此云何甚。
儿童晓报六花飞,失喜钩窗犹屡审。
荒渠断溜冰已合,度雁停号口应噤。
望中玉树散枝柯,二室峰峦张素锦。
我家西邻有胜概,杖履清携冒凝凛。
平生不作儿女欢,此地适谐文字饮。
浊醪冰蔬荐重味,燃鼎当炉肆烹饪。
诗豪遽发要分吟,赖此放过新弛禁。
归来老匠已先成,定笑才悭弗胜任。
惜哉初无田二顷,徒偕雀鼠贺登稔。
堂堂大尹燮理才,嘉瑞应祈当奠枕。
书生醉饱何为者,鼻息如雷但酣寝。
明朝更约提石瓶,来试壑源最高品。
惟曾家世颇堪论,文采南丰实浚源。
德必有言人望重,义形于色主威尊。
随珠未可轻弹雀,腐鼠从教竞嚇鹓。
固是相门终出相,鲁公泉下有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