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管黄芦,镂青花、持比枣心输巧。
虚尖最渺,一线爪痕分帽。
睛窗入手,念辛苦、张骞携到。
合付与、屏背珠娘,晓镜画眉真好。鼠须有时慵扫。
向梳边瞥见,喻麋重饱。灯障小帜,垂露悬针多少。
香奁玉笥,算从此、更添吟草。
乘馀兴、砑幅蛮笺,细描海岛。
瘦管黄芦,镂青花、持比枣心输巧。
虚尖最渺,一线爪痕分帽。
睛窗入手,念辛苦、张骞携到。
合付与、屏背珠娘,晓镜画眉真好。鼠须有时慵扫。
向梳边瞥见,喻麋重饱。灯障小帜,垂露悬针多少。
香奁玉笥,算从此、更添吟草。
乘馀兴、砑幅蛮笺,细描海岛。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一枝春·流求笔》描绘了一支精致的毛笔,以黄芦为杆,镂刻着青色花纹,仿佛胜过枣核般小巧而巧妙。笔尖虽细,却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如同张骞远行带回的珍品。诗人想象这支笔被女子置于梳妆台上,用于晨起画眉,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诗人接着描述了笔的细节,鼠须疏落,需要偶尔清理,但在梳妆时瞥见,又让人联想到麋鹿饱食的场景。笔下的墨迹如灯障上的小旗,悬针垂露,富有艺术感。诗人感慨这支笔将为他的创作带来更多灵感,于是兴致勃勃地在蛮笺上描绘出海岛的景象,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远方文化的好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赞美了流求笔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