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qìngshàngrényuàn
táng / pín

niǎocháolínjiāngcháoniǎoqīn
duōshēngcóngxìngjiǔshēn

shùlǎofēngzhōngshānhánxuějiànchūn
zhīzhūhòuchuányìnshìrén

注释
居:居住。
鸟巢:鸟类的巢穴。
邻:相邻。
日:每天。
亲:亲近。
性:本性。
身:自身。
树老:树木老去。
风终夜:整夜的风。
山寒:山间的寒冷。
雪见春:春雪可见。
诸祖:祖先们。
传印:传承传统。
何人:谁。
翻译
我居住的地方紧邻鸟巢,每日都亲近巢中的鸟儿。
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让我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它们,时间久了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
即使在树木老去、夜晚寒风吹拂的时候,山中仍有春雪可见。
我不清楚我的后代们,会将这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传承给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诗人居住的地方近鸟的巢穴,与自然亲近,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物我两忘的体悟。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树木的衰老、风的持续以及山中的严寒与雪中隐现的春意,展现了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的意境。

最后两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对于历史和传承的淡然态度。诗人似乎并不关心寺院的历史或是谁在维护这些遗迹,只是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忆归

此身久欲乞将归,其奈君恩未忍违。

拙不济时才具短,淡无滋味宦情微。

愁中客久人偏老,海曲春深蕨正肥。

十载别来乡梦切,白云遥睇几沾衣。

(0)

送林紫涛按楚视师护陵

乘骢声价重宣云,揽辔今看涤楚氛。

百二山河归汉表,千秋陵寝奠江濆。

从来挞伐先谋略,可念苍黎久溺焚。

此去搀枪须扫尽,岣嵝天畔好铭勋。

(0)

燕市狭斜行·其一

杏花飞尽紫骝嘶,官道疏槐角未齐。

何处青帘供唤酒,当垆多在玉河西。

(0)

陈集生宫詹招饮写叶山房

山除秋敞绿阴繁,好月邀人共到门。

任放有怀交履舄,周旋无地属櫜鞬。

歌声近榻惊花睡,露色浮轩扑酒魂。

约略谈锋归玉斝,不妨终席费寒暄。

(0)

集凭虚阁十二韵

高阁倚苍穹,烟霄四望同。

地连宣圣宅,山接梵王宫。

野色嚣尘外,江光眇霭中。

午凉生几席,晴旭护窗栊。

丽泽宜嘉侣,清裁识化工。

蕙香凝缟带,松液沁郫筒。

思越昆崙表,情飞渤澥东。

素琴归雅奏,华发任飘蓬。

钟阜形如盖,台城势似弓。

雁行分浦落,虫语入秋空。

皛皛通衢陌,森森际谷丛。

泠然无不可,飙忽御长风。

(0)

思妾行

玉炉残篆凝雕窗,紫燕朝衔落蕊香。

深院缟衣閒寂寂,蕙风帘捲昼初长。

昼长君不见,花影云千片。

苔蜗上空阶,粉蝶嬉团扇。

团扇轻挥锦瑟尘,征鞍何处盼离人。

香消琥珀寒孤枕,月暗蘼芜怅远津。

远津芳草年年绿,思妾红颜那可复。

海棠花下属清歌,离声莫作潇湘曲。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