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楼空,一枝春色谁偷得。夜来消息。
暮雨胭脂湿。倚竹佳人,翠袖娇无力。须相觅。
一尊休惜。转首春狼藉。
端正楼空,一枝春色谁偷得。夜来消息。
暮雨胭脂湿。倚竹佳人,翠袖娇无力。须相觅。
一尊休惜。转首春狼藉。
这首元代王恽的《点绛唇·春雨后小桃》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的画面。"端正楼空,一枝春色谁偷得",楼阁寂静,只有那一枝盛开的小桃花独自绽放,似乎在质问这春色为何被悄然独占。"夜来消息。暮雨胭脂湿",夜晚的雨滴打湿了花瓣,如同女子的胭脂泪,增添了春雨后的凄美。
"倚竹佳人,翠袖娇无力",诗人将桃花比喻为倚靠在竹竿上的美人,她的绿色衣袖仿佛带着娇弱无力的美感,与雨后的清新自然相映成趣。"须相觅。一尊休惜",诗人劝慰观赏者,不妨放下一切,尽情欣赏这眼前的美好,因为转瞬间春光将逝,"转首春狼藉",春天的繁华即将散去,只剩一片狼藉。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后小桃的孤寂与美丽,寓言般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道要仙机,顿悟方知,物物尽捐。
见本来一性,冲开昊境,朗如秋月,清似寒泉。
湛湛澄澄,纤尘不染,出入龙乡紫府天。
归元处,应无极太始,浩劫之先。混元一气绵绵。
任暑往寒来无变迁。
似太虚、微密无瑕疵,任三灾劫坏,依旧安然。
是故空中,无生灭自,亘古常存不记年。
真常道,是玄元圣祖,万代留传。
忆兰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高山流水。叹知音者,世间能几。
终南万里,烟霞归去也,岁云暮矣。
拄杖药炉经卷,除此外、有何行李。
乐恬淡、清静家风,一片灵台莹如洗。
就中妙处因师指。下工夫、战退无常鬼。
匣藏三尺神剑,霹雳响、火龙飞起。
天下升平无事,白云间、笑傲而已。
名利客,不信长生,奔走红尘里。
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
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
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
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
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
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
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
有琴有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