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下听砧》
《月下听砧》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古风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xiàtīngzhēn
táng / liúchángqīng

jìngyǎnhánchéngqīngzhēnchù
shēngshēngdǎoqiūyuèchángduànlóngshù

wèizhēngrénchóushuāngchóu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夜晚景象。"夜静掩寒城"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冷的空气和深夜的寂静。"清砧发何处?"则是对远方传来的声响提出的疑问,似乎在探寻那些声音背后的故事。

接下来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进一步渲染了那清脆的砧声与夜色交织的情景。这里的"捣"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形容了砧声的节奏,又让人不禁联想到了砧声在秋夜中回响,似乎能穿透月光直至心间。而"肠断卢龙戍"则表达了一种哀愁之情,那是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以及那种思念所带来的深切内心痛苦。

末了的两句"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抒写。它表达了一种无处寄托之情,连那寒霜和夜露都成了他愁绪的寄托。在这寂静的夜晚,那些未能送达的心意,只能随着霜露一起积累,化作更深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情感。它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个静谧而寒冷的夜晚,可以聆听那清脆的砧声,也能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思念之痛。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格言联

一生在君父恩中,问何报称;

凡事看儿孙份上,劝且从容。

(0)

烈妇张李氏牌坊联

杞妻不生,巴妇不死;天柱以立,地维以尊。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孝姑丈、训子孙、孚戚?

尊卑长幼,随时尽心,大为闺门留规矩;

弄针书、惜丝粟、施药饵,勤俭慈祥,行道有福,居然陆地作神仙。

(0)

挽张之洞联

为相兼为将,相能救世,将能安边,何期大海星沉,顿失萧曹贤宰辅;

有子亦有孙,子已登科,孙已拔萃,惟望德门日盛,敬承姚宋旧家风。

(0)

挽张之洞联

一代伟人,中外大名垂宇宙;

五年宪府,衰迟无术答涓埃。

(0)

挽家友兰二兄联

钩缗耒耜,未遂归田,展往复遗书,我伤昔者应散骑;

孝友和顺,见称合族,壮生平笃行,公乃今之徐赞皇。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