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兰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忆兰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这首元代李时的《木兰花慢》描绘了对兰亭雅集的美好回忆和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忆兰亭”起,追忆往昔的高雅聚会,表达了对知音的怀念。接着,诗人将高山流水与晋祠相提并论,暗示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即使没有华丽的音乐,也能在饮酒弹琴中找到乐趣,体现出淡泊名利的意境。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明月和禅林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静生活。接下来,诗人倡导在纷繁世事中保持豁达,不执着于兴亡成败和个人得失,而是享受当下,以欢愉的心情面对生活。
结尾处,“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感叹时光易逝,夕阳西下,引人深思。诗人希望把握眼前的美好时光,如同春宵一刻值千金,带着春风离去,寓意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哲理,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