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这首元代白朴的《木兰花慢·歌者樊娃索赋》是一首词,以歌者樊娃为引子,展现了词人对美人的赞美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开篇“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直接表达了对樊娃出众美貌和才情的惊叹,将她比作花月般的美好,富有神韵。接下来通过“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描绘了樊娃歌声的动人之处,如珠圆玉润,婉转悠扬。
词中提到“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借用了古代美女樊素的典故,强调樊娃的名声之盛,如同樱桃般鲜艳,曾在洛阳春天里引起轰动。接着,“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借用东晋谢安和北海王的典故,表达对往昔宴饮欢聚的追忆,以及对樊娃能带来欢乐的赞赏。
下片转向对故国的感慨,“天公不禁自由身。放我醉红裙”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樊娃能尽情享受生活。随后,“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描绘了一幅破败荒凉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词人借此抒发怀旧之情。
结尾处,“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泪水虽依旧,却已不如往昔。词人劝慰道:“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意思是不必过于沉溺于哀愁,他们都是漂泊的旅人,应相互理解,共度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歌者樊娃的赞美和对过往的回忆,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理生虽异业,居世皆有务。
治本既在兹,食力余所慕。
九扈春始鸣,兴言向田墅。
初来正沟塍,爰方艺禾黍。
虽有耘耨劳,三时足甘雨。
岁功聿已成,屡丰报田祖。
储贮何必多,取具充寒暑。
有酒可同欢,时时会邻父。
既醉去悠然,登高睇平楚。
一为击壤谣,游心缅千古。
一带青松,半湾绿水,此是谁家位置。
拊膺惆怅,低首沈吟,说甚平泉兴替。
想为燕去梁空,总到春来。一年长闭。
剩虬梅几树,有时和雨,暗垂香泪。
问昔日金谷亭台,药栏花屿,只有青山曾记。
痛深绣虎,肠断西州,我比羊昙憔悴。
门对晴峦,杜鹃还似当年,怨红啼翠。
记未园诗句,吟向暮钟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