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秦楼.访梅过读书台有感》
《过秦楼.访梅过读书台有感》全文
清 / 陈大成   形式: 词  词牌: 选冠子

一带青松,半湾绿水,此是谁家位置。

拊膺惆怅,低首沈吟,说甚平泉兴替。

想为燕去梁空,总到春来。一年长闭。

剩虬梅几树,有时和雨,暗垂香泪。

问昔日金谷亭台,药栏花屿,只有青山曾记。

痛深绣虎,肠断西州,我比羊昙憔悴。

门对晴峦,杜鹃还似当年,怨红啼翠。

记未园诗句,吟向暮钟声里。

(0)
鉴赏

这首词以访梅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松、绿水、梅花、金谷亭台、药栏花屿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一带青松,半湾绿水”,开篇即以自然景观起笔,青松挺拔,绿水环绕,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然而,“此是谁家位置”一句,却在美景之中引入了一丝疑问与探寻,暗示着背后隐藏的故事与情感。

“拊膺惆怅,低首沈吟”,作者的情感开始流露,抚胸叹息,低头沉思,表达了对某种失去或逝去事物的深深怀念。接下来的“说甚平泉兴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怀念的对象从个人延伸至更广阔的历史变迁之中。

“想为燕去梁空,总到春来。一年长闭”,通过燕子离去、梁空无人的景象,以及一年四季的更迭,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而“剩虬梅几树,有时和雨,暗垂香泪”,则是对梅花这一特定意象的深情描绘,梅花在雨中垂泪,既象征了自然界的脆弱与美丽,也寄托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哀悼之情。

“问昔日金谷亭台,药栏花屿,只有青山曾记”,这一句将怀念的范围扩大至历史遗迹,金谷亭台、药栏花屿虽已不在,但青山依旧,青山见证了这一切,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

“痛深绣虎,肠断西州,我比羊昙憔悴”,这里引用了“绣虎”、“羊昙”等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哀伤。绣虎与羊昙都是古代文人表达哀悼之情的典故,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哀愁。

“门对晴峦,杜鹃还似当年,怨红啼翠”,最后两句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结语,杜鹃鸟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哀愁与离别,此处再次强调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情境的哀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哀愁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大成
朝代:清

陈大成,(1614-1685)字集生,无锡人。有《影树楼词》(国朝常州词录)
猜你喜欢

挂瓶叠前韵

蘅皋掇菁藻,毡室伴清嘉。

却喜多风韵,偏宜对月华。

纷披红艳夥,掩映绿丛斜。

还似文轩侧,微吟倚碧纱。

(0)

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二

年年秋思最撩人,傍砌初听唧唧频。

徙倚披衣步明月,即空即色即根尘。

(0)

辇中偶成

玉辂金根次第排,南风凑爽一天佳。

芙蓉丹启双层阙,蜿蜒黄铺十里街。

珂马不殊清晓韵,鸡人初报午时牌。

崇高自奉非吾事,每念君临倍惕怀。

(0)

夏日心远阁二首·其一

谁云木叶落,始得见山容。

翠盖嵌丹嶂,益觉螺黛浓。

探奇辟林关,觅径步萝封。

杰阁此稍憩,豁然荡心胸。

长烟霭一空,绿树凡几重。

麦秋指顾间,触景怀良农。

(0)

题周鲲画帧·其十一

近岫遥冈接碧空,披麻皴法数王蒙。

何当结宇苍松下,镇日吟哦佳荫中。

(0)

春山

春山绿欲蒸,春气与云腾。

积素留青巘,遐心寄碧嶒。

寥天双去鹤,古寺一归僧。

卧对兼行咏,无须蜡屐登。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