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门杂咏·其二》
《云门杂咏·其二》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落日依依林杪晖,老僧相见把征衣。

重来古寺传忠孝,惹得新辞和去归。

市虎暗随蕉鹿换,青山长待白云飞。

当时化鹤人何在,容我生还丁令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首句“落日依依林杪晖”以夕阳余晖洒在林梢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老僧相见把征衣”,诗人与一位老僧相遇,老僧为他披上征衣,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

“重来古寺传忠孝,惹得新辞和去归”,诗人再次来到古老的寺庙,感受到忠孝之道的传承,内心受到触动,想要留下新的诗篇作为归途的纪念。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记录。

“市虎暗随蕉鹿换,青山长待白云飞”,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俗的纷扰比作“市虎”与“蕉鹿”的幻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青山与白云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自由,诗人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最后,“当时化鹤人何在,容我生还丁令威”,引用了丁令威化鹤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生的渴望。整个诗句充满了哲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与自我超越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画翣排仙仗,龙輴去莫攀。

衣冠藏汉庙,弓剑閟桥山。

宇宙精神惨,臣民涕泗潸。

尧阶蓂荚在,无复望慈颜。

(0)

绍定庚寅纪事·其一

民困饥寒为盗贼,却从乐处弄干戈。

大都郡邑初轻视,不剪柔桑烦斧柯。

(0)

题梅坛毛庆甫云悦楼二首·其一

楼立梅峰最上头,日随元气与浮游。

道心快活云心似,飞去飞来得自由。

(0)

南浦泊舟

重来江阁俯沧流,一带西山万古愁。

渔叟不知来客意,径移船过北沙头。

(0)

南歌子

眼媚双波溜,腰柔一搦纤。问伊何事放珠帘。

笑道篆香销尽、要重添。数日宽金钏,梳云拂翠奁。

梅妆依旧落虚檐。题起一春心事、两眉尖。

(0)

句·其一

万顷波心露一拳,不知星落是何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