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日夜招张孺愿钱叔达谢脩之陈汝大王玉生袁无竞集平远台观万岁神光二塔灯分得八庚》
《八月十四日夜招张孺愿钱叔达谢脩之陈汝大王玉生袁无竞集平远台观万岁神光二塔灯分得八庚》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良夜高台露气清,遥空灵籁送秋声。

桂枝先自轮中满,莲炬还从镜里生。

隐隐七层标舍利,双双百宝放光明。

龙膏烛与蟾蜍影,同向人天照化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于高台上赏月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神秘,以及各种自然元素在月光下的奇妙变化。

首句“良夜高台露气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空气清新,露珠在月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遥空灵籁送秋声”一句,通过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远处传来的声音,仿佛是秋天的低语,增添了季节的韵味。

“桂枝先自轮中满,莲炬还从镜里生”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桂枝和莲花,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月亮如同满枝的桂花,又如镜中的莲花,既美丽又神秘。

“隐隐七层标舍利,双双百宝放光明”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的辉煌景象,七层宝塔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藏有舍利子的光芒;而百宝在镜中闪烁,展现出璀璨的光彩。

最后,“龙膏烛与蟾蜍影,同向人天照化城”一句,将月光与烛光相提并论,两者共同照亮了人间与天界,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同时,“化城”一词,寓意深远,暗示了月光之下,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一

太史占天云物好,初阳律合黄钟。

日缠南极北郊风。雪花先柳絮,飞舞透帘栊。

圣运时和兼岁稔,歌欢处处皆同。

簪声相庆晓光中。金炉红兽炭,一举寿杯空。

(0)

好事近.饯交代劝酒

莫惜一樽留,共醉锦屏山色。

多少飞花悠扬,送征轮南陌。

曲湖归去未多时,还捧诏黄湿。

生怕别来凄断,看满园行迹。

(0)

送路拯北游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0)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崙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

(0)

自勉

月欲东生日又西,莫随儿女醉明时。

黄泉一向埋愚鬼,不与人间史笔知。

(0)

寄进士熊退斋·其一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