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
《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古风

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

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

孤眠觉有异,起坐披裳衣。

长风挟雷电,雨若天瓢挥。

万响凛不测,势恐孤篷飞。

船头屡低昂,知是江波肥。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

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

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

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

(0)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描绘了诗人离家数日后,在苍山矶夜泊时遭遇风雨交加的情景。首句“辞家已三日”,表达了诗人离家时间之久,孤独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接着,“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写出了夜晚的暗淡,月光透过瓦片,星星显得稀疏,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将至的紧张气氛,乌云密布,灯光昏暗,诗人感到不安。“孤眠觉有异,起坐披裳衣”描述了诗人因风雨声惊醒后的动作,显示出内心的动荡不安。

“长风挟雷电,雨若天瓢挥”生动地描绘了风雨的猛烈,如同天上的瓢泼而下,声音宏大,令人畏惧。“船头屡低昂,知是江波肥”通过船身的摇晃,反映出江水汹涌,诗人身处险境。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表达了诗人为了避雨,不得不调整床位,此时的心情更加忧虑和凄凉。“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引用古人之言,强调旅途的艰辛,此刻的感受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他深感忧虑,因为无法同时满足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职责的坚守。“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以诗为载体,记录下这段经历,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之夜的孤独、恐惧和思乡之情,以及对责任与亲情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采莲泾

若耶溪上女,忽作吴宫人。

不知四术行,百计悦娇颦。

莲开泾水芳,莲谢泾水戢。

几谢复几开,越兵由此入。

(0)

戏题驰烟驿驰烟驿路见孔德璋北山移文宧光所以命名也前屡有诗今见石上刻驿为峄命更正之并戏成是什

驿路驰烟移草堂,千秋结想有宧光。

何人泐石称博古,不见孤桐曰峄阳。

(0)

题赵孟頫桐阴高士图

文石猗桐侧,横琴且不弹。

须眉盎背坐,那许世人看。

(0)

邓尉山恭咏皇祖松风水月额叠旧作韵四首·其四月

何尝宿此山,浮动待宜月。

劳人言逸韵,如秦视彼越。

想像入镜姿,自合离尘骨。

欲问圆缺中,花事几兴歇。

(0)

润州道中杂咏·其八茅山

第八洞天称地肺,金坛嶊崣矗高陵。

三茅已跨茅龙去,祇剩残山列远棱。

(0)

堤上偶成·其四

宿迁迤逦接桃源,泽国观民鲜饱温。

侍卫囊金分赐与,惭无暇计子舆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