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谨思所作,名为《寄进士熊退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书籍的珍视,以及时光流逝、春秋更替带来的感慨。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大火之后幸存下来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因受损严重,以至于字迹模糊,不易辨认。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珍惜和担忧。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虽然没有书写的工具,却愿意用黄金来换取能够记录和传播知识的机会。这显示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和渴望。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这里描述了时光飞逝,年华如流水般迅速过去,而春夏秋冬更迭不息,给人以深刻的时间感受。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说出心中的思念,却又忘记了要说的话语。在这种情感的压抑和语言的困顿中,诗人的眼泪不禁随之而下,显示了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知识和友谊的沉思,展现了一种怀旧且渴望传承文化的思想情怀。同时,它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情感波动,以及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困难。
单吕早识隆准公,择婿能得人中龙。
云何托女不托宗,欢娱未了万事空。
沛人犹言令善相,善相如此术亦穷。
高皇先识万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
孽女近在目睫间,滥觞不戒使滔天。
向非遗后馀此二三老,安知北军袒右与袒左。
嗟哉涂山启夏任启周,女德王功相匹休。
令名堂堂照千古,不似沛中吕氏女。
君不见明皇开元初,前驱万骑云烟铺。
中年不戒履霜渐,乃以牧权付之营州轧荦奴。
驱我天闲入鼠穴,八坊奇产空无馀。
元和天子奋威断,收拾旧物还中区。
向来汧渭孳生处,犹有牧人自营牧与刍。
争持私牵应诏书,愿备法驾王前驱。
诗翁感叹成八解,何人画工画为图。
此图似是八之一,元和旧事犹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