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路拯北游》
《送路拯北游》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0)
翻译
六月大地即将变得炽热,我驾车前往河朔地区。
朝廷军队严阵以待外敌,游子心中挂念建功立业。
沿途尽知山川之险峻,深入理解你我之间的感情。
归来后详尽陈述所见所闻,直接请求披挂长缨立功疆场。
注释
地欲赤:形容六月天气炎热,土地仿佛要变红。
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
王师:朝廷的军队。
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
功名:指功勋和名声。
山川险:形容地理环境的艰险。
彼我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情感。
封奏:密封的奏章,向朝廷报告。
长缨:古代的一种长绳,象征着请缨杀敌的决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事将领在六月炎热季节踏上战场的情景。"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夏日的炙热和将军们奔赴战场的情形,其中“河朔”指的是边疆地区,这里的描写展示了北方边陲的荒凉与战争的紧张气氛。"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表明了士兵们为了国防和个人荣誉而战斗的心境。

接下来的“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里,“山川险”可能是指战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而“彼我情”则可能暗示着战争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描绘了将领返回后准备向皇帝汇报战果,并且请求延长自己指挥作战的权力。"具封奏"意味着正式的文书报告,而"直上请长缨"则透露出将军希望能够继续在前线发挥作用,展现了他对战争的责任心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与主题。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江南曲八首·其六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

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

月明芳树群鸟飞,风过长林杂花起。

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0)

江南遇天宝乐叟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

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佩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熏煮温汤源。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

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闇锁春云。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0)

晚春酒醒寻梦得

料合同惆怅,花残酒亦残。

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

独出虽慵懒,相逢定喜欢。

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

(0)

残暑招客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

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0)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0)

独望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