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家在渭川上,茅堂正对青琅玕。
皇陂月出夜初静,紫阁云连秋映寒。
已爱冉冉坐中见,更要潇潇吟处看。
闻道南邻有蒋诩,携壶相过日高谈。
使君家在渭川上,茅堂正对青琅玕。
皇陂月出夜初静,紫阁云连秋映寒。
已爱冉冉坐中见,更要潇潇吟处看。
闻道南邻有蒋诩,携壶相过日高谈。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题倪司谏公在竹里馆》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首句“使君家在渭川上”,点明了主人家的位置,位于渭川之畔,环境想必是山水环绕。次句“茅堂正对青琅玕”,以青琅玕比喻竹林,形象地写出竹子的翠绿与茅屋的质朴相映成趣。
“皇陂月出夜初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皇陂月色如水,夜深人静,更显竹林的幽深。接下来,“紫阁云连秋映寒”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紫阁(可能指竹楼)与云彩相连,映衬着秋意的凉意,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已爱冉冉坐中见,更要潇潇吟处看”表达了诗人对竹林景色的喜爱,无论是闲坐还是吟诗,都希望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最后两句“闻道南邻有蒋诩,携壶相过日高谈”,则透露出竹林主人与邻居蒋诩的友情,他们可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茗交谈,度过悠闲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清幽和主人的生活情趣,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生活理想。
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
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
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
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
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
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
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
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彫朱颜。
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
汉家鼎定天西北,万乘千官必供亿。
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
东阿距泉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
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
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
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
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
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
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
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