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惨惨增寒威,冰铓砭骨裘不支。
鸣驺南北困道路,扰扰人趋入省时。
京师久旱尘土恶,喜有小雨沾须眉。
跨鞍便起江湖兴,波明别浦柳半垂。
卧听篷声睡正稳,放船不问归来迟。
愁云惨惨增寒威,冰铓砭骨裘不支。
鸣驺南北困道路,扰扰人趋入省时。
京师久旱尘土恶,喜有小雨沾须眉。
跨鞍便起江湖兴,波明别浦柳半垂。
卧听篷声睡正稳,放船不问归来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旅途中的萧瑟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愁云惨惨增寒威,冰铓砭骨裘不支”两句,通过对愁云和寒风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凛冽气候中的哀伤情绪和身体上的冷感。接着“鸣驺南北困道路,扰扰人趋入省时”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所面临的艰难与孤独。
诗人在“京师久旱尘土恶,喜有小雨沾须眉”中表达了一种对天气变化的感受,从干旱到细雨,虽然只是小雨,也让他感到了一丝慰藉。随后“跨鞍便起江湖兴,波明别浦柳半垂”则转换了情绪,骑上马匹,心中对江湖景色的向往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
最后,“卧听篷声睡正稳,放船不问归来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宁静与超脱,他选择沉浸在篷声中入睡,对于归来的时间并不焦虑,而是享受当下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情感的流转,是一篇秋思之作,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灵魂状态的向往。
星拱尧眉,日临云幄,晓天初静炎曦。
香凝翠扆,花笼禁殿风迟。彩山高与云齐。
奉明主、玉斝交挥。庆天申旦,九州四海,同咏昌时。
今年麦有双歧。别有琅玕并节,深秀联枝。
丰世瑞物,嘉祥效祉熙熙。
坐中莫惜沈醉,仰三圣、玉德光辉。
献南山寿,严宸万载,永奉垂衣。
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
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乍引柔条萦路。
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
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
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
三眠昼永凝露。更许黄鹂娇语。
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
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
宝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闲风静。
茂林修竹昂霄,素月照人澄莹。
梅花十顷,递暗香、琼瑶真景。
散万斛金莲,崇山秀岭,尽开花径。
真个好、月灯相映。真个乐、圣驾游幸。
四部箫韶,群仙奏乐,万光耀境。
玉华不夜,向洞天、暖烟回冷。
好大家、酒色醺醺,任教漏移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