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
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乍引柔条萦路。
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
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
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
三眠昼永凝露。更许黄鹂娇语。
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
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
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
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乍引柔条萦路。
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
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
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
三眠昼永凝露。更许黄鹂娇语。
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
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
这首宋词《竹马子·竹马儿·柳》是曹勋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章台(可能指某地的街道)上柳树在雨后散发出的清香,柳条在烟雨中轻柔地缠绕道路,如同美女的秀发。柳叶上的露珠在渭城晨雨后闪闪发光,翠绿的柳丝随风轻轻搭在栏杆上,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
诗人借此景联想到了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以及隋堤边的渡口,表达了对古人闲适生活的向往。接着,他描述了柳树在春日里生长繁茂,黄鹂的娇啼声仿佛怕阳光过热,带来飞花如絮的景象,又如白雪般堆积在绣户前。最后,诗人期待着让这些柳树在如眉弯弯的地方,成为歌舞的背景,增添欢乐气氛。
整首词通过柳树这一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寄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