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
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
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
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
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
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
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
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彫朱颜。
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
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
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
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
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
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
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
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
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彫朱颜。
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
这首《春夜曲》是元代诗人赵雍的佳作,描绘了春夜中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以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渲染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氛围。去年的爱人还未归家,而今窗外的桃花已悄然绽放,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在这一静谧的春夜中显得格外鲜明。
接着“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桃花依旧盛开,但美人却已离别,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感慨。桃花的不变与美人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更增了几分凄凉与无奈。
“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一句,女子内心的思绪无法言说,只能通过弹奏琵琶来寄托情感。琵琶声哀婉,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而女子的罗袖被泪水浸湿,象征着她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琵琶声中蕴含的哀思几乎要让人窒息,女子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洒落在衣襟之上,难以抹去。这不仅表现了女子的悲痛,也暗示了这份思念之深,难以平息。
“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与爱人分别已久,为何迟迟不见归来?女子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期待。她珍爱的菱花宝镜因无人擦拭而蒙上了灰尘,象征着她对爱人的思念与等待。
“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虽然两人相隔万里,但女子的心却能跨越千山万水,与爱人相望。黄金台虽高,但思念之情却能直达对方的心灵深处,即使相隔万里,也仿佛近在咫尺。
“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春水绿波,春草碧绿,但鱼儿不来,雁儿不归,象征着爱人音讯全无,让女子倍感孤独与失落。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彫朱颜”,日落月升,夜色渐寒,女子的相思之情如同梦境般虚幻,却深刻地刻在她的容颜上,使她的美丽逐渐消逝。
“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在青灯的照耀下,女子难以入眠,起身徘徊,心中满是无尽的愁绪与叹息。这一场景将女子的孤独、思念与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爱情中的分离与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浅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
叶底妖禽自语。
小啄幽香还吐。
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黄翠千缕。
看临小帖宜春,填轻晕湿,碧花生雾。
为说钗头袅袅,系著轻盈不住。
问郎留否。
似昨夜、教成鹦鹉。
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