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簪花拜冕旒,蹉跎六十二三秋。
先茔旧业谁为理,霖雨苍生自解忧。
白首年华旋玉历,青衫名字付金鸥。
归舟幸借春风便,小睡罗涌识故侯。
三十簪花拜冕旒,蹉跎六十二三秋。
先茔旧业谁为理,霖雨苍生自解忧。
白首年华旋玉历,青衫名字付金鸥。
归舟幸借春风便,小睡罗涌识故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文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三十簪花拜冕旒”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荣耀与辉煌,仿佛在三十岁时就已经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享受着贵族的荣华。然而,“蹉跎六十二三秋”一句转折,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从壮年到老年,经历了六十多个春秋,时光匆匆,青春不再。
“先茔旧业谁为理”表达了对家族遗产和传统事业无人继承的忧虑,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接着,“霖雨苍生自解忧”则转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暗示诗人虽个人命运多舛,但心系苍生,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白首年华旋玉历,青衫名字付金鸥”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青春,青衫与金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身份变迁的感慨。白首年华已逝,曾经的青涩与梦想如今只能寄托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中,如金鸥翱翔于蓝天,象征着一种超脱与宁静。
最后,“归舟幸借春风便,小睡罗涌识故侯”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希望借助春风的助力,乘舟归家,享受宁静的生活。同时,也暗含着对老友重逢的期待,或许在归途中能与旧识相会,共叙往日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立马泗水桥,尽见东南山。
斯时日将尽,远射光斓斑。
丈人拄丹笏,玉女卷翠鬟。
黄龙下吸海,起伏生百澜。
离披万莲叶,高拥孤花寒。
神灵天使宅,云雷郁其间。
何当梦游顶,置我瑶瑟弹。
一弹天风操,侧耳满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