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频年昨始归,劣孙犹是布为衣。
一樽浅酒含深泪,万麦高原动茂晖。
笑貌难凭三世远,江山已阅百年非。
纸钱灰冷知何著,去逐风中断燕飞。
旅食频年昨始归,劣孙犹是布为衣。
一樽浅酒含深泪,万麦高原动茂晖。
笑貌难凭三世远,江山已阅百年非。
纸钱灰冷知何著,去逐风中断燕飞。
这首诗《展墓》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人墓地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旅食频年昨始归,劣孙犹是布为衣”,开篇即以“旅食频年”点明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而“昨始归”则暗示了此次归家的特殊性。接着,“劣孙犹是布为衣”一句,通过描述墓中人衣着简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颔联“一樽浅酒含深泪,万麦高原动茂晖”,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以“一樽浅酒”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而“含深泪”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悲痛。同时,“万麦高原动茂晖”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隐喻了生命的延续与不朽。
颈联“笑貌难凭三世远,江山已阅百年非”,转而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诗人感叹,即使是笑容可掬的面容也无法跨越三世之遥,江山易改,物是人非,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纸钱灰冷知何著,去逐风中断燕飞”,以纸钱灰冷的场景结束全诗,寓意逝者已逝,生者只能寄托哀思于风中飘飞的断燕。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