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阴满院喧巢鸦,蜜房香老蜂趁衙。
邻家艇子钓鱼去,水光摇动金莲花。
槐阴满院喧巢鸦,蜜房香老蜂趁衙。
邻家艇子钓鱼去,水光摇动金莲花。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谩成四十二首(其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乡村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庭院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槐阴满院喧巢鸦”,描绘了夏日庭院内槐树浓荫覆盖的情景,同时通过“喧”字,巧妙地赋予了巢鸦以动态感,仿佛它们在枝头欢快地鸣叫,为画面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接着,“蜜房香老蜂趁衙”,将视角转向了蜜蜂忙碌采蜜的场景。这里,“老”字不仅指花期已晚,也暗示了花蜜的成熟与甜美,而“蜂趁衙”则形象地表现了蜜蜂在花间穿梭忙碌的情态,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忙碌景象。
“邻家艇子钓鱼去”,一句轻描淡写,却勾勒出一幅邻人悠闲垂钓的画面,与前两句的繁忙形成对比,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另一面——宁静与闲适。
最后一句“水光摇动金莲花”,将视线引向水面,金莲花在水中轻轻摇曳,水波荡漾,光影交错,美不胜收。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水面上的美丽景象,也通过“摇动”二字,赋予了画面以动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乡村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
望一枝颖脱,寒流林外,为传春信,风定香浮。
断送光阴,还同昨夜,叶落从知天下秋。
凭阑处,对冰肌玉骨,姑射来游。
无端品笛悠悠。
似怨感长门人泪流。
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当年太液,调鼎和馐。
樵岭渔桥,依稀精彩,又何藉纷纷俗士求。
孤标在,想繁红闹紫,应与包羞。
奏捷淮堧,勒功燕石,鼓吹凯旋。
正归班玉笋,花袍方卸,彩衣亟著,忠孝双全。
清德独高,皇心简注,燕寝凝香朱两幡。
君王问,录屏风姓字,趣对金銮。
平山。
蹑履緌冠。
竞来庆嘉平五日间。
是炎刘昴宿,光至再现,绛人甲子,四百新颁。
碧麦称觞,玉枝等算,长对梅花开岁寒。
春回也,报调羹时候,梅子微酸。
喜见于门,子月阳生,子舍春回。
想释丘抱送,绝奇神骨,皙参授受,忠恕胚胎。
跨灶参先,撞楼踵後,鼎样一门三秀才。
应不数,那窦家五桂,王氏三槐。
南丰门户奇哉。
他日一声平地雷。
若非是河东,名传三凤,也应天上,光映三台。
莫道後时,方为贺客,且把犀钱玉果来。
却还取,这长生一曲,富贵三杯。
皂盖朱幡,玉节虎符,宏开大藩。
把济川秀楫,试横碧水,擎天柱石,小驻丹山。
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平章看、文词坡谷,人品欧韩。
竭来游戏人间。
况雅量汪汪海样宽。
适弧垂门外,香凝燕寝,□星对照,两地交欢。
自有青州,活民阴德,不用延年九转丹。
人皆祝,愿黑头黄阁,绿鬓朱颜。
道过江南,泥墙粉壁,石具在前。
述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
惟何甚,为官为已,不把人怜。
思量几许山川。
况土地分张又百年。
正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
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
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
意一仙翁,自紫府中,出游戏身。
看脊梁铁铸,担当社稷,精神玉炼,照映乾坤。
谏省伏蒲,紫垣直笔,硬语曾惊天上人。
福身去,建红牙兼纛,南海之滨。
天公偏福吾闽。
遣夜锦开藩为帅臣。
记前回散了,几多饭碗,如今积了,千万禾囷。
心与天通,阴功无量,直待时来秉化钧。
年年宴,在人正次日,寿庆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