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涟漪玉镜中,晓晴烟雾总空濛。
山亏一面孤城补,湖锁双堤小棹通。
花影照来宁借月,泉声飞去不关风。
晚天楼阁高低处,灯火纷纷烛水红。
十里涟漪玉镜中,晓晴烟雾总空濛。
山亏一面孤城补,湖锁双堤小棹通。
花影照来宁借月,泉声飞去不关风。
晚天楼阁高低处,灯火纷纷烛水红。
此诗描绘了西湖晨曦时分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十里涟漪玉镜中”,以“玉镜”比喻清澈的湖面,形象地展现了湖水的明净与广阔,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四周景物的倒影。次句“晓晴烟雾总空濛”,描绘了清晨阳光初照,湖面上轻烟薄雾缭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山亏一面孤城补,湖锁双堤小棹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山峦与孤城的静谧之美,另一方面则展现了湖水与双堤的连通,以及小船在湖上轻轻划过的动态画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花影照来宁借月,泉声飞去不关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前一句写花影在水面的倒映,似乎不需要月亮的照耀,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真实;后一句则以泉水的声音不受风吹的影响,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晚天楼阁高低处,灯火纷纷烛水红”描绘了傍晚时分,湖边楼阁错落,灯火闪烁,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红光,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又不失自然的温馨与浪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不同时间、不同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西湖的多姿多彩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海上仙槎流汎汎,槎枒古木连枝蔓。
凉秋八月风正高,淩轹鲸鲵泛霄汉。
依微珊,瑚树髣髴扶桑株。
宛疑太乙红莲叶,绝胜鲸高赤鲤鱼。
随风飘飘五云上,烟霞为蓬浪为桨。
坐看神女弄珠游,卧听鲛灵剪绡响。
忆昔漂流海岛间,载得仙翁去不还。
又乘汉使河源里,星斗离离衣上寒。
析木津黄姑渚白波漫,漫澹空宇袖得天。
孙采石归始知身,到银河里君为仙。
吏下炎州,黎母山青瘴海秋。
功成毕竟朝天去,且著灵槎汗漫游。
交久敬弥笃,仲尼称其贤。
廛居任湫隘,豆肉不掩肩。
美哉君臣义,金石行当宣。
遂令太史公,忻慕思执鞭。
吾子重高节,尚友千古前。
堂开七岩下,中有双涧泉。
宴坐澹无私,恬然忘外喧。
寤寐梦先哲,道存犹未捐。
余惭石父贱,感激应谁怜。
志士顾名节,商人竞刀锥。
义路久荒没,人谁得其蹊。
夷齐独何为,行矣西山薇。
猗彼延陵子,高踪邈难期。
清风激颓靡,薄俗渐浇漓。
岂意千世下,人犹想刑仪。
端居贵名教,动息怀所宜。
冥心戒苟得,百行从可知。
仲尼有明训,勖尔恒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