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洞庭二首·其一》
《过洞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朝来四境宿云披,渐放扁舟入渺瀰。

漠漠衣襟凌水雾,悠悠帘幕挂天丝。

波平自喜看书稳,风软翻愁出险迟。

今夜君山兴不浅,登临应及月明时。

(0)
翻译
清晨四野的宿云散开,渐渐放下小船进入浩渺的水面。
宽大的衣襟仿佛穿越水雾,长长的帘幕如挂天边的细丝。
水面平静,我欣喜于能安心看书,微风轻柔却让我担心出行会太迟缓。
今晚对君山的兴致浓厚,登山赏景应该趁着月光皎洁之时。
注释
朝来:清晨。
四境:四周的边界。
宿云:过夜停留的云层。
扁舟:小船。
渺瀰:形容水面广阔无际。
漠漠:形容雾气浓厚。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
书稳:看书时的安稳。
出险迟:出行时担心遇到危险,行动迟缓。
君山:指有名的地方山,此处可能是特定的景点。
月明时:明亮的月光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舟行山水之美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开篇“朝来四境宿云披”即设定了一幅云雾缭绕的大自然画卷,接着“渐放扁舟入渺瀰”则描写了小舟缓缓进入广阔水域的景象。

“漠漠衣襟凌水雾”一句,通过对诗人衣襟被水雾所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交融。紧接着,“悠悠帘幕挂天丝”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天相连的意境。

“波平自喜看书稳”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水面上阅读时的心境,充满了自得其乐的情趣。而“风软翻愁出险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最后,“今夜君山兴不浅,登临应及月明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所处之地的向往,以及在明月之下登临观赏自然景致的迫切愿望。这两句也从侧面映衬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与自然的默契交流。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元已前一日之行省甫出城十里风雷大作泊高桥再宿始行

天岂有不祥,动威加韨除。

下土虮虱臣,一叶阻沮如。

前村杏花好,堕地嗟沦胥。

聊复烹江鳐,为酹刘相如。

(0)

畬经堂坐夜念嶰谷

黄叶且落尽,主人尚未还。

昨传西归信,已道发寒山。

连宵好月色,泠泠屋梁间。

(0)

剺面娇山茶

何处装成剺面娇,蜑风蛮雨助妖娆。

大唐公主能随俗,添得春愁不可消。

(0)

微雪·其一

肤寸英英傍晚浓,天花几点下峣峰。

山灵都解标神异,况是巍巍数岱宗。

(0)

过泰山恭依皇祖诗韵·其二

仄路盘旋出谷口,岱宗俯视众峰头。

试思前度游如在,了识百年梦亦浮。

稍喜省方近吴会,岂辞问路自齐州。

若云此地山川景,只合驱车不合留。

(0)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一

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

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

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

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