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
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
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
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
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
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
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拜谒濂溪先生祠墓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匡庐开晓霁”以清晨的庐山为背景,暗示着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怀古见芳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和高尚。
“溪水清堪溯”描绘了清澈的溪水,让人想要逆流而上,探寻源头,象征着诗人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林风静自吟”则通过静谧的林间微风,自发出诗人内心的吟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山如莲乍发”将山比作初绽的莲花,既展现了山的秀美,也寓意着濂溪先生的思想如同莲花般高洁、清新。“庭与草俱深”则描绘了祠墓周围的环境,庭院与草地都显得深邃而庄重,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最后,“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表达了诗人今日前来祭奠,如同古代学子向老师献上礼物一般,心中充满了敬仰和学习之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濂溪先生精神的崇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