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花二首·其二》
《牡丹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鹤林阆苑两萧瑟,付与大千沙劫灰。

尺五城南花溅泪,诗成看镜觉摧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盛衰之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鹤林阆苑两萧瑟,付与大千沙劫灰",开篇即以鹤林、阆苑这样的仙境象征牡丹花的高洁与美好,然而“两萧瑟”和“付与大千沙劫灰”的对比,暗示着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终将消逝,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这种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洞察。

接着,“尺五城南花溅泪”,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牡丹花比作流泪的花朵,形象地表达了花儿在春日里的娇艳与脆弱,仿佛每一朵花都在为自己的短暂生命而哀叹。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更赋予了它一种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与脆弱。

最后,“诗成看镜觉摧颓”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创作完这首诗后,诗人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或许是因为对自然美的感叹,或许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衰老。这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欣赏,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在面对永恒与瞬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面对这些宏大主题时所产生的复杂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一剪梅.秋怀

细雨蘋丝叶叶秋。山自悠悠。水自悠悠。

寒灯几点笛声幽。不是渔舟。便是菱舟。

病客天涯悔浪游。花也增愁。月也增愁。

双鱼寂寞泪长流。身在江楼。梦在妆楼。

(0)

大酺.和秋岳春忆

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包胥无一旅。

看公等、歌舞夸南渡。

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

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倩谁百金买赋。

(0)

水调歌头.述怀用苏东坡中秋韵

小住为佳耳,万事总繇天。

乞天判与沉醉、断送奈何年。

往日宝刀横吹,入夜清灯疏雨,鬓发暮云寒。

吾老是乡矣,双袖百花前。倦司马、穷阮籍,只高眠。

宿酲刚醒,又问明月可曾圆。

长策琼台采药,小隐于陵织履,雅操仗君全。

放眼凭栏久,风露正娟娟。

(0)

行香子·其一登斋中小楼

雾敛高旻。楼敞无尘。捲残霞、恰受斜曛。

俯凭飞槛,远眺城闉。看花如绣,山如沐,草如茵。

绿窗窈窕,碧树缤纷。傍朱栏、怪石嶙峋。

奇书堪把,浊酒重斟。喜冬宜雪,秋宜月,夏宜云。

(0)

滴滴金.咏腊梅花

玉人栀貌天然别。换冰肌,涂娇额。

磬口檀心两奇绝。映东篱颜色。移来真蜡霜姿洁。

点酡酥,酿蜂蜜。暖癸幽香擅冬日,逗春工消息。

(0)

江南好八首·其三

平湖好,绿岸转清流。

十二阑干人小语,一双鸑鷟梦轻浮,依约弄珠楼。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