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鼎湖峰》
《鼎湖峰》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不见青莲花落时,鼎湖惟有白云归。

一峰孤立如天柱,若较灵岩具体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鼎湖峰的壮丽景象与孤高之感。首句“不见青莲花落时”,以“青莲花落”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鼎湖峰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接着,“鼎湖惟有白云归”一句,通过“白云归”这一自然现象,进一步强调了鼎湖峰的超凡脱俗,仿佛只有白云才能与之相配,象征着其纯净与高洁。

“一峰孤立如天柱”将鼎湖峰比作天柱,形象地展现了其独立于世、直插云霄的姿态,凸显了其雄伟壮观。最后,“若较灵岩具体微”则通过对比,赞美了鼎湖峰的细腻与精致,相较于其他山峰,它更显独特与不凡,如同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令人赞叹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鼎湖峰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

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0)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四十二

耳目相同男子官,聪明差异万千端。

群生尽葬愚公谷,阅尽方知智者难。

(0)

题画为杨弱水侍御

绿溪青嶂是秦馀,灵境今归藏史居。

素友讵迷初得路,顽仙曾读未焚书。

(0)

题梯绿楼图为黄仲石少府

荔枝三观入楞严,香味还将色共兼。

常恨海棠无杜句,故应磅礴为君拈。

(0)

寄题南华寺大鉴禅师

佛法来东旦,禅宗肇岭南。

一溪香气水,万缕藕丝衫。

结子花开五,先人枣示三。

心灯受弘忍,梵派演瞿昙。

山髻青螺耸,波心碧玉涵。

众流归大海,孤月印寒潭。

蔼蔼花云煖,瀼瀼法露甘。

未回烟水棹,空费葛藤谈。

奏乐皇冈石,读书张相岩。

也知祖堂近,无暇一登参。

(0)

烟雨万竿

湘云晓度湘江曲,烟雨沾濡万竿玉。

丹山綵凤寂无声,只有鹧鸪啼未足。

箨龙自蛰春自寒,九疑望入空漫漫。

灵妃一去几千载,泪血至今犹未乾。

清歌罢听银钗女,薄暮娉婷又难倚。

羲皇制瑟五十弦,翠袖笼香谁复理。

晴阳有待生光华,寅宾唤取羲和车。

愿开三径扫苍雪,借看准拟来君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