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何处天香满,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
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
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
读倦抛书寻茗碗,倩谁偎得桃笙暖。
长安何处天香满,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
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
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
读倦抛书寻茗碗,倩谁偎得桃笙暖。
这首《蝶恋花》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中以长安的天香满溢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园林之中,与传统的淮南馆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长安何处天香满”,开篇即以长安的香气引人入胜,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并非平凡之地,而是充满了神秘与雅致。接着,“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此处的园亭之美远超淮南馆,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园中独自坐于蒲团之上,周围虽有花开花落,却无人相伴,时间仿佛变得缓慢,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这里通过“月榭风亭”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同时“闲领管”、“疏懒”等词则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不被世俗所累。
最后,“读倦抛书寻茗碗,倩谁偎得桃笙暖。”这两句将诗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来,读书至倦时,便放下书本,寻找茶水的温暖,这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春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莼丝鲈脍不如施,歌散虽工又带讥。
墙壁年时俱有耳,莫嗔鸥鹭往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