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
《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全文
明 / 王佐(汝学)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此身未有生,天地本无此。

忽此从何来,天地遗渣滓。

渣滓一归尽,飞奔尽停已。

复得还自然,斯乃造化理。

逍遥无何乡,庸非所居里。

奚以系戚欣,随化为进止。

渊明千载心,先生会深旨。

栗里与梅峰,相望咫尺里。

白杨多悲风,黄壤多蝼蚁。

此自伤世情,先生本无已。

(0)
鉴赏

这首诗《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诗中开篇“此身未有生,天地本无此”,以疑问的语气探讨生命的起源,提出生命并非自始即存于天地之间,而是天地间的一种偶然现象。接着,“忽此从何来,天地遗渣滓”进一步追问生命来源,暗示生命可能是天地间某种物质或能量的偶然组合。随后,“渣滓一归尽,飞奔尽停已。复得还自然,斯乃造化理”则阐述了生命终将回归自然,消融于宇宙之中,这是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

“逍遥无何乡,庸非所居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状态的向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奚以系戚欣,随化为进止”指出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被世俗的喜怒哀乐所束缚。

最后,“渊明千载心,先生会深旨”引用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生活的敬仰。同时,诗人也借“栗里与梅峰,相望咫尺里”描绘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场景,与现实形成对比,强调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白杨多悲风,黄壤多蝼蚁”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暗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最后,“此自伤世情,先生本无已”则点明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佐(汝学)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晚晴

草木肥梅雨,江山快晚晴。

芳塘荷芰发,香泛葛衣轻。

(0)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其三

境静约心兵,无由起妄情。

拟将笙笛耳,同听夜泉声。

(0)

送方叔二首·其一

我走尘埃君入山,须知静躁不相关。

何时宾主俱无事,雅志堂前一解颜。

(0)

和虞守钓台四首·其一

龙衮羊裘孰重轻,当时俱是一书生。

相忘道术仍忘势,超出人间万古情。

(0)

老丑戏题

目深颧起貌崭然,长臂厖眉耸两肩。

宛似阿罗老尊者,不妨时说小乘禅。

(0)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其十九远尘

高亭迥出人寰表,须信仙凡路已分。

世上俗尘那得到,如今步步是青云。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