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虎兼龙,三家霸局同。
文章分鼎足,才品第英雄。
龌龊司徒后,昏顽锻锡公。
陈琳檄自有,离可愈头风。
谋士虎兼龙,三家霸局同。
文章分鼎足,才品第英雄。
龌龊司徒后,昏顽锻锡公。
陈琳檄自有,离可愈头风。
此诗《邺城道(其九)》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形象。诗中以“谋士虎兼龙”开篇,巧妙地将智谋与勇猛并提,暗示了当时政治舞台上英雄辈出,各显神通的景象。接着,“三家霸局同”一句,直接点明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的历史背景,展现了那个时代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
“文章分鼎足,才品第英雄”,进一步强调了文治武功在争霸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才的推崇。通过“分鼎足”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三国势力的三足鼎立之势,而“才品第英雄”则突出了人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下半部分,“龌龊司徒后,昏顽锻锡公”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某些政治人物的不足与局限,司徒后可能指的是曹操,而“昏顽锻锡公”则可能是对某位君主或大臣的讽刺,暗示其决策的失误或品质的低劣。
最后,“陈琳檄自有,离可愈头风”一句,引用了陈琳撰写檄文的故事,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才华与智慧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同时,“离可愈头风”可能是一种隐喻,意指通过某种方式或行动,可以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复杂性格,还蕴含了对人才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政治智慧的深刻思考。
月来印千水,云去露千山。
乾坤一草亭耳,为我洗愁颜。
东户太湖摇碧,北户长松立铁,此岂是尘寰。
老子乐何事,在山水之间。
算吾生,□□□,只饶闲。
平时斗酒本劳,笑语亲讥讪。
千古武陵溪上,鸡犬也应问讯,春梦落花斑。
李愿大佳士,谁为赋归盘。
吾子钓游处,一过一徘徊。
旧时酒壶茶碗,重洗古莓苔。
点检东头松菊,料理西头水竹,一一手亲裁。
别有古人意,石上五株梅。
马少游,陶元亮,大佳哉。
世间荣枯宠辱,我辈未须猜。
此是君家邱墓,此是君家第宅,缘底不归来。
我有一杯酒,准拟拂尘埃。
昨夜溪头,潇潇风雨,柳边解个渔舟。
狂歌击楫,惊起欲眠鸥。
笑杀子猷访戴,待到门、兴尽归休。
得似我,裳衣颠倒,大叫索茶瓯。
长怪天翁,赋人以量,偏曲如钩。
有大于江海,小径盈*。
爱酒青莲居士,又何苦、枕藉糟邱。
玉山倒,风流脍炙,底为子孙谋。
山色*蓝,溪光鉴玉,天□流转精神。
鹤盘松顶,松下坐高人。
好个寿星图画,爱花间、流水长春。
侬知否,此山老子,元是宰官身。
胸蟠书万卷,翰林才调,独次冠巾。
是僧中龙象,天上麒麟。
送客虎溪三笑,溪头□、鸥鹭相亲。
香一瓣,祝公眉寿,双*碧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