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烟雨万竿》
《烟雨万竿》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湘云晓度湘江曲,烟雨沾濡万竿玉。

丹山綵凤寂无声,只有鹧鸪啼未足。

箨龙自蛰春自寒,九疑望入空漫漫。

灵妃一去几千载,泪血至今犹未乾。

清歌罢听银钗女,薄暮娉婷又难倚。

羲皇制瑟五十弦,翠袖笼香谁复理。

晴阳有待生光华,寅宾唤取羲和车。

愿开三径扫苍雪,借看准拟来君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中湘江两岸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首句“湘云晓度湘江曲”,以晨曦中的湘江为背景,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烟雨沾濡万竿玉”一句,将烟雨与竹林巧妙结合,赋予画面以动态美,仿佛万竿翠竹在烟雨中轻轻摇曳,如同玉雕一般晶莹剔透。

“丹山綵凤寂无声,只有鹧鸪啼未足”两句,通过对比彩凤的沉默与鹧鸪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生命的活力。彩凤象征着祥瑞与高贵,其沉默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而鹧鸪的啼鸣则打破了这份寂静,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箨龙自蛰春自寒,九疑望入空漫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寒比作箨龙的蛰伏,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寒冷与万物复苏前的沉寂。同时,将九疑山(传说中舜帝葬地)的景色描绘得空旷而遥远,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灵妃一去几千载,泪血至今犹未乾”两句,引入神话色彩,将古代传说中的灵妃与泪血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赋予了诗歌以历史的厚重感和哀婉的情感。

“清歌罢听银钗女,薄暮娉婷又难倚”两句,通过描写女子的歌声与傍晚时分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羲皇制瑟五十弦,翠袖笼香谁复理”两句,借用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五十弦象征着和谐与完美。

“晴阳有待生光华,寅宾唤取羲和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希望的期待,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愿开三径扫苍雪,借看准拟来君家”两句,以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情的渴望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

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0)

拥鼻

拥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转尽未回头。

绿屏无睡秋分簟,红叶伤心月午楼。

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殷勤凭仗官渠水,为到西溪动钓舟。

(0)

哭花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0)

早归

去是黄昏后,归当胧?时。叉衣吟宿醉,风露动相思。

(0)

日高

朦胧犹记管弦声,噤㾕馀寒酒半醒。

春暮日高帘半卷,落花和雨满中庭。

(0)

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艺于庭亦既逾岁而芃然蕃殖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为遇矣因悲夫物有厌常而反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于此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流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

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

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贞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