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翠蛟亭》
《寄题翠蛟亭》全文
宋 / 丁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

如今著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ìjiāotíng
sòng / dīng

měidàoqiūfēngcuìjiāosānniánxiǎoyóuáo

jīnzhejiǎochényóumèngtíngzhōngyuètāo

翻译
每当秋风吹起,我就会想起那条碧绿的蛟龙
在这地方已经三年,曾小小游览过
注释
秋风:秋季的凉风。
翠蛟:绿色的蛟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回忆。
三年:指过去的时间。
小游遨:短暂的游览和游玩。
缁尘:黑色的尘埃,常用来形容世俗或忙碌的生活。
犹梦:如同梦境,表示怀念或想象。
亭中:亭子之中。
阅怒涛:观赏汹涌的波涛,可能象征人生的起伏或壮丽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每到秋风忆翠蛟"一句,表达了在秋天的风中,诗人总会想起翠蛟亭,那里有他曾经的小游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往事的回忆。"三年此地小游遨"透露出诗人对于这块土地和那段时光的留恋。

然而,现实与梦想总是有差距的。"如今著脚缁尘里"一句,说明了诗人现在已经深陷世俗纷争之中,不再有从前那种自由自在的小游遨。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上的转变,也反映了一种精神状态的改变。

最后,"犹梦亭中阅怒涛"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渴望。尽管现在的生活与往日大不相同,但是在梦中,诗人仍然能够回到翠蛟亭,体验那种阅读和观赏激流奔腾景象的快乐。这一句充满了对自由和纯粹情感的追求,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

作者介绍

丁黼
朝代:宋   籍贯:南宋石埭(安徽省石台县)   生辰:1187

丁黼,南宋石埭(安徽省石台县)人。淳熙十四(1187)进士,初授崇德县尉,转升州录事参军,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不足七百人,丁黼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军未至,丁二次出城应战,说:“我职责就是镇守疆土。”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
猜你喜欢

和常父望湖亭

深湾谓无风,试向江头望。

混混过新潮,峨峨起层浪。

前骧复后踊,极力不相让。

踣落皆有声,摆触颇用壮。

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纷纶白雪外,叠去不知向。

势将银汉接,高与海门抗。

吴城挂水墨,越估增怊怅。

我欲绝横流,忠信固可仗。

丈夫七尺躯,鱼腹岂易葬。

缅怀冯河戒,舣棹未敢忘。

夜梦大樽浮,东行视溟涨。

入宫谒阳侯,举袂揖伍相。

问其孰呼吸,乃使此倔强。

谢云天所为,兹语吾恐妄。

却欲诘苍苍,无梯不能上。

(0)

晖晖堂

堂上何为绝点埃,堂前翠帚扫空阶。

遥怜薄日晖晖静,影入高人燕坐怀。

(0)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其二

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

吴国旌旗开白日,越溪桃李失青春。

雄名素与珠星烂,妙质长随玉树新。

当宁比闻思旧德,万方行见入洪钧。

(0)

虚乐亭

谁构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洽天机。

池光引月来檐庑,竹影疏风到客衣。

爱酒有时携玉斝,无弦聊自拂金徽。

人间乐事还能几,肯向良辰与物违。

(0)

庐山杂兴·其十四

五更山雨馀,海月漏云表。

流辉入庭户,烱烱白如缟。

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

众禽亦和鸣,为我释孤抱。

杉松本奇姿,洗涤看愈好。

惆怅桃李花,东风卷如扫。

(0)

神剑颂呈勇禅师

凛凛寒光出匣时,乾坤闪烁耀潜辉。

当锋坐断毗卢顶,更有何妖作是非。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