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受代始知閒,常恨家林未得还。
自是懒为温饱计,清时谁不点朝班。
一官受代始知閒,常恨家林未得还。
自是懒为温饱计,清时谁不点朝班。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三月下旬药局书(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官受代始知闲”,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道出了从官场退下后感受到的宁静与悠闲。这里的“受代”指的是接替前任官职,暗示了诗人曾有过一段忙碌而紧张的官场生涯。通过“始知闲”这一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着,“常恨家林未得还”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在官场上忙碌奔波,难以抽身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园,这种遗憾之情跃然纸上。诗人通过“常恨”二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与强烈。
“自是懒为温饱计”,诗人坦陈自己懒于为生活琐事操劳,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在官场中,为了生计和地位,人们往往不得不疲于奔命,但诗人却选择了一种更为超脱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清时谁不点朝班”一句,似乎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感慨。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人都在追求官位与权力,诗人则以自己的行为,展现了对这种社会风气的反叛。他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常人的道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感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江边茅屋被风掀,雨打疏窗夜小眠。
催唤儿童五更起,重添篾缆系渔船。
花飞何事急,纨细不胜裁。
睡起明书幌,妆成湿镜台。
多情调玉烛,作意耻金罍。
授简何容易,相如欲到来。
岁穷于冬春未涉,雪入田中馀润接。
鹰鹯欲击胆方张,狐兔正肥心已怯。
忽呼小队试周旋,直并西山穷射猎。
将军约束金鼓震,令尹指麾豺虎慑。
平原浅草阵横斜,后劲中权旗晔晔。
林空肯使逸禽飞,泽竭不烦追骑蹑。
正堪大嚼出馋涎,安用千金酬笑靥。
风毛漠漠任教吹,雨血纷纷谁所喋。
不容杜曲随李广,顾肯桑间问灵辄。
庙谟不战方两阶,边尘已静休三捷。
酩酊如余乃醉仙,雄豪似子真儒侠。
明朝得隽傥相过,买酒尚堪吾倒箧。
林间露警鹤,城头日翻鸦。
荷香晓逾清,山色秋更佳。
寺有老比丘,视世如虚花。
茶香语有味,境静思无邪。
夕阳动归兴,天末散馀霞。
徘徊不忍去,南楼吹晓笳。
更约秋夜来,小船卧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