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日自赵十家同诸友步至浮梁》
《十三日自赵十家同诸友步至浮梁》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渌净偏浮月,清虚正得秋。

半酣元有兴,投老却无愁。

露气远犹见,烟光冷不收。

孤城对萧寺,新雁便沧洲。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秋夜图景。首句“渌净偏浮月”,以“渌”字形容水色之清澈,以“浮月”形象地展现了月光在水面轻轻荡漾的情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氛围。接着,“清虚正得秋”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秋日的清冷与空旷通过“清虚”二字得以体现,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静谧感。

“半酣元有兴,投老却无愁”两句,诗人借酒抒情,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内心仍充满兴致,没有因岁月流逝而生出愁绪。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露气远犹见,烟光冷不收”描绘了夜晚的露珠和烟雾,远处的露珠在微弱的月光下若隐若现,近处的烟雾则在冷风中缓缓散去,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最后,“孤城对萧寺,新雁便沧洲”将视角转向远方,孤零零的城池与古老的寺庙相对,新飞来的雁群向着遥远的海岸线飞去。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辽阔感,也引发了对时光流转、生命迁徙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迎候林德辅帅参一首

西野约余同荐祢,六丁力尽不能留。

霜蹄屡蹶追风骠,皓首还登载月舟。

伊昔士元曾别驾,即今子美尚参谋。

浮荣膜外何须较,且可归来秉烛游。

(0)

村校书

短衣穿结半瓢空,所住茅檐仅蔽风。

久诵经书皆默记,试挑史传亦旁通。

青灯窗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

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

(0)

次韵别宋希仁

四山寂寞南塘死,此事今谁得绪馀。

耳冷不闻前辈论,眼明犹读后生书。

我如蒲柳惊秋早,君似芙蕖出水初。

此别未知重面日,可堪回首送轩车。

(0)

再送蒙仲二首·其二

送君怀旧一销魂,谢墅孙陵髣髴存。

下濑楼船皆万斛,曲江宫殿尚千门。

笑陈狎客为俳体,与晋诸贤洗泪痕。

定有奇谋裨玉帐,莫挥麈尾事清言。

(0)

再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其五

杖屦暇时常检点,细分枝干数株桩。

试呼童子调霜弄,绝胜奴兵擂晓逄。

色映岩松寒引鹤,根连园杞夜闻尨。

社中作者铦锋颖,甘树降幡束短杠。

(0)

田舍即事十首·其一

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设令生汉代,堪冠力田科。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