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设令生汉代,堪冠力田科。
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设令生汉代,堪冠力田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
"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这两句点出了福建地区自然条件较为艰辛,农民生活困难,劳动繁重。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 这两句表明尽管生活贫困,但农家仍旧保持着自尊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即便是在艰难中也要保持基本的生活品质,不愿意降低自己到非常卑微的地步。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收获季节的欢乐场景,他们在田野间举行的庆祝活动,以及他们在劳作后自娱自乐的情形,展现了农民纯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设令生汉代,堪冠力田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一种假设和赞扬,如果把这份勤劳和能力放到任何时代,都足以让其成为耕耘之事的佼佼者。这不仅是对农民勤劳态度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农业劳动的崇高评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农民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
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
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
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
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
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