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一》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问]韵

参谋蜀耆英,棠阴满三郡。

开怀接儿辈,色不见喜愠。

清朝贵老成,故家多典训。

佳气引春帆,长安天日近。

(0)
注释
参谋:辅佐。
蜀耆英:蜀地的杰出人才。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之地,比喻贤者聚居之处。
满三郡:遍布三个郡。
开怀:胸怀开阔。
儿辈:年轻一代。
喜愠:喜怒之色。
清朝:清早的朝廷。
贵老成:尊重年长有德之人。
故家:世家大族。
典训:家教、传统。
佳气:吉祥的气息。
春帆:春天的船帆,象征希望和进步。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京城。
天日近:长安仿佛就在眼前,象征接近目标或理想。
翻译
他辅佐蜀地的杰出人才,使棠荫覆盖了三个郡。
他胸怀宽广,接纳年轻一代,脸上看不出喜怒。
在清早的尊贵朝会上,他尊重年长有德的人,世家大族的教诲丰富。
美好的气息引导着春天的船帆,长安仿佛就在眼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参谋官员在蜀地(今四川一带)任职时的场景。诗中“蜀耆英”指的是蜀地的贤能之士,“棠阴满三郡”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众多且分布广泛。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示了参谋官员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深厚的人望。

“开怀接儿辈,色不见喜愠”透露出这位官员待人接物的态度,他对晚辈的宽容和善良,没有丝毫的傲慢或不悦。这里也折射出诗人本人的品德与胸襟。

“清朝贵老成,故家多典训”则转向对家庭背景的描写,这位官员来自一个清白而尊贵的家族,家风严谨,有着丰富的教诲和传统。这里不仅是对其家族地位的肯定,也映射出诗人个人对于传统与家教的重视。

最后,“佳气引春帆,长安天日近”则转向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佳气”(即吉祥、美好的气息)比喻春风,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而“长安”指的是唐代的都城,即现在的西安,是古代文化的中心,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天日近”则隐含诗人对于都会生活的渴望和亲近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蜀地官员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家族背景以及他对都会文化与生态的向往。诗中语言平实却富含深意,情感真挚而不失文采,是一首集描写与抒情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新秋病中枕上闻蝉

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

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

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

(0)

拟嵇康绝交寄湘中贯微

何处同嵇懒,吾徒道异诸。

本无文字学,何有往来书。

岳寺逍遥梦,侯门勉强居。

相知在玄契,莫讶八行疏。

(0)

伤秋

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

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

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

(0)

阳春怨

红树晓莺蹄,春风暖翠闺。

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

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0)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

倦游嗟落拓,短翮慕追飞。

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挥。

油云澹寒色,落景霭霜霏。

累日方投分,兹夕谅无归。

(0)

客中作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

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

半林残叶迎霜落,三径黄花近节开。

几度无聊倍惆怅,临风搔首独兴哀。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