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羁病绝冠缨,此日家山眼力明。
历遍世缘粗识道,耻从诗句得知名。
溪留鸂鶒能消毒,庭植冬青却爱晴。
石鼎竹炉无一事,雕胡如掌露华盈。
三年羁病绝冠缨,此日家山眼力明。
历遍世缘粗识道,耻从诗句得知名。
溪留鸂鶒能消毒,庭植冬青却爱晴。
石鼎竹炉无一事,雕胡如掌露华盈。
这首清代诗人何在田的《放怀》描绘了诗人久病之后重获自由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感悟。首句“三年羁病绝冠缨”,表达了诗人过去三年因疾病缠身而无法享受世俗生活,连官帽(象征仕途)都几乎遗忘的状态。接着,“此日家山眼力明”写出了此刻病愈后,眼前家乡景色格外清晰,心境豁然开朗。
“历遍世缘粗识道”暗示诗人通过生活的磨砺,对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人生的真谛。“耻从诗句得知名”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更愿意从实际生活中寻求智慧而非单纯依赖文学声誉。
接下来的两句“溪留鸂鶒能消毒,庭植冬青却爱晴”,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情感。溪水中的鸂鶒(一种水鸟)似乎能带来清洁与宁静,而冬青在晴天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些都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结尾“石鼎竹炉无一事,雕胡如掌露华盈”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石鼎煮着简单的食物,竹炉旁无事可做,只有满手的雕胡(一种谷物)和晶莹的露珠,展现出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馈赠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
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
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
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
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
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
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
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
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
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
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
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
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谩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宋·郑清之】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https://shici.929r.com/shici/Z6BYQN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