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如坐白云山,人日登高我自閒。
莫道此心无乐事,未知何日有愁颜。
月将寒影投书幌,菊遣秋香过竹关。
悔不醉时篱下卧,和花和蕊一时攀。
老身如坐白云山,人日登高我自閒。
莫道此心无乐事,未知何日有愁颜。
月将寒影投书幌,菊遣秋香过竹关。
悔不醉时篱下卧,和花和蕊一时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白云山中独自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老身如坐白云山”,以“白云山”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老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云海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接着,“人日登高我自闲”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独自登山的乐趣,即使是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也能够享受这份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莫道此心无乐事,未知何日有愁颜”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快乐生活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可能遭遇忧愁的担忧。这种对生活态度的把握,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月将寒影投书幌,菊遣秋香过竹关”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书窗上的景象,以及秋天菊花的香气穿透竹林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悔不醉时篱下卧,和花和蕊一时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如果能回到过去,在花丛中沉醉,与花朵一同嬉戏,那该有多好。这既是对美好回忆的向往,也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珍惜当下、怀旧而向往美好生活的复杂情感世界。
绿杨湾里夕阳微。
万里霞光浸落晖。
击楫去,未能归。
惊起沙鸥扑鹿
五岭风光绝四邻。
满川凫雁是交亲。
云触岸,浪摇身。
青草烟深不见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
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