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秋》
《伤秋》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

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

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

(0)
注释
旦暮:早晚,这里指短暂的时间。
馀生:剩余的生命,晚年。
肌肤:身体,此处指身体状况。
十分无:几乎不剩下什么,极其虚弱。
眠寒:在寒冷中睡眠。
半榻:半张床,形容生活环境简陋。
朽:破旧,腐烂,这里指床铺状态不佳。
立月:站立在月光下。
一株:一棵,形容孤独。
梦:此指人生的理想或追求。
双树:佛教中常指生命之树和智慧之树,这里可能象征精神寄托。
诗:诗歌,也代表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抗争。
却万夫:抵挡万人,比喻诗的力量强大。
名山:著名的山,常指隐居之地。
未归得:未能归隐。
可惜:令人惋惜。
死江湖:死在他乡,非故土。
翻译
在短暂的余生里度日,身体衰弱不堪。
寒冷中半张床铺已破旧不堪,月下如同一棵枯木站立。
梦已随着双树远去,诗歌却能抵挡万难。
未能归隐于名山,遗憾地客死他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天景象和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消亡的悲凉之感。"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冷清和树木的枯萎。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凋零、时光易逝的哀伤。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一句,则是说尽管梦想随着那些双双相依的树木消散了,但诗意和诗情却仍旧如故,不减万分。这里,"万夫"形容诗情浓郁、深厚。

最后两句"名山未归得, 可惜死江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未能实现理想、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名山"在这里象征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而"可惜死江湖"则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如愿归隐山林,终老于世俗纷争之中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对生命易逝、理想难以实现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挽冯峻光联

负父骨而返、闻君命而趋,是真忠臣,是真孝子;

论人才可惜、念交谊可感,一则公义,一则私情。

(0)

吕祖祠联

仙踪曾现宰官身,济世度人,水利农田蒙惠泽;

道力能回元始劫,通灵赞化,和风甘雨锡康年。

(0)

慕畴堂联

庄周以至人自居,乃谓游逍遥之墟,食苟简之田,立不贷之圃;

韩愈为天下所笑,犹将求国家之事,耕宽闲之野,钓寂寞之滨。

(0)

乾隆50万寿经坛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兹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0)

挽唐训方联

湖外故人稀,万里遥情春草绿;

荆南良吏在,廿年遗爱岘山青。

(0)

代潘丹生挽叔少臞

画虎诫时闻,幸蔗境春长,晨夕相依刚十载;

歌骊声尚在,怅竹林风冷,寻常小别竟千秋。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