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父骨而返、闻君命而趋,是真忠臣,是真孝子;
论人才可惜、念交谊可感,一则公义,一则私情。
负父骨而返、闻君命而趋,是真忠臣,是真孝子;
论人才可惜、念交谊可感,一则公义,一则私情。
此联《挽冯峻光联》由清代学者俞樾所作,通过对比和并列的手法,高度赞扬了冯峻光作为忠臣与孝子的双重品质,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才华与友谊的惋惜与感慨。
上联“负父骨而返、闻君命而趋”描绘了冯峻光在父亲去世后背负遗骨归葬,以及在听到君王命令时迅速响应的情景。这两件事分别体现了他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孝)和对国家的忠诚(忠),展现了他作为孝子和忠臣的双重身份。
下联“论人才可惜、念交谊可感”则从另一个角度评价冯峻光。前半句“论人才可惜”表达了对冯峻光个人才能的惋惜之情,暗示其离世使得社会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才。后半句“念交谊可感”则强调了他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表明其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的珍贵。
最后,“一则公义,一则私情”总结了冯峻光行为背后的动机,既是为了公义(忠于国家)也是出于私情(对家庭的孝顺)。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并列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冯峻光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悼和高度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