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别郭帚斋游湘南》
《饯别郭帚斋游湘南》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扁舟今日去,昨夜月添愁。

诗满湘波上,名高庾岭头。

友朋千载事,今古一般秋。

石鼓多遗刻,君能寄雁不。

(0)
翻译
今天乘舟离去,昨晚的月光更增离愁。
诗篇洒满湘江水面,名声高扬在庾岭之巅。
千年友谊的故事,古今皆同这秋意凉。
石鼓上遗留的古刻,你能否托鸿雁传递?
注释
扁舟:小船。
去:离开。
昨夜:昨晚。
月:月亮。
添愁:增加忧愁。
诗满:充满。
湘波:湘江的水波。
上:表面。
名高:名声显赫。
庾岭: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和江西交界处。
头:顶端。
友朋:朋友。
千载:千年。
事:事迹。
今古:古今。
一般秋:如同秋天一样的普遍。
石鼓:古代的一种乐器或文物,上有文字。
多遗刻:遗留了许多雕刻。
君:您。
能:能够。
寄雁:通过大雁传递书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饯别郭帚斋游湘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

"扁舟今日去,昨夜月添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扁舟"形容小船,常用来比喻友人的简陋住所。"昨夜月"则是增添了愁绪,暗示诗人在月色中思念着即将分别的情谊。

"诗满湘波上,名高庾岭头。"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声望。"诗满湘波上"形容诗人作品广泛传播,如同湘江之水一样流淌;"名高庾岭头"则是指诗人的名字如庾岭山一般高耸,象征着诗人的文学地位。

"友朋千载事,今古一般秋。"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长存的期许。"友朋千载事"强调了友情的永恒和深远;"今古一般秋"则是借用秋天这一季节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无论过去与未来,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如秋日般长久。

"石鼓多遗刻,君能寄雁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通过书信等方式保持联系的心愿。"石鼓多遗刻"形容古代留下的历史遗迹;"君能寄雁不"则是希望朋友能像传说中的雁过带信息一样,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消息送达。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成就的自豪,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与留恋。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中山孺子妾歌

中山孺子妾,出自君王宫。

玉蕊堕九天,犹能挂帘栊。

不见东家儿,邯郸才人厮养妻。

朝来系马栈,生割流黄帷。江姬屈,阴姬伸。

屈伸有奇亦有真,犀角偃月为何人。

(0)

登龙光阁在淮城南

龙光高阁峭摩天,日暮登临思渺然。

万树朔风排雁阵,几村夕照返渔船。

城头画角催人急,檐外铃声答语圆。

多少轮蹄盘鸟道,可曾南望息风烟。

(0)

分得糟蟹

新酿开时晚稻红,霜螯买向五湖东。

醉乡风味知何似,一笑烦君入瓮中。

(0)

渔樵耕读四首·其四

刺股悬梁,囊萤映雪。达之思兼,穷亦归洁。

(0)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其七

繁条婀娜叠红芳,疑是佳人向晚妆。

寄语东风共相惜,为留香艳伴花王。

(0)

送刘志忠司定海训

乍脱风尘游海峤,况从弟子拜儒官。

鳌山鲸浪来天外,多羡平生有大观。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