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旷庐落成移居赋此·其三》
《旷庐落成移居赋此·其三》全文
清 / 王季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札齐豆架札松棚,分付奚童趁老晴。

有酒先为花作寿,无牛犹幸笔能耕。

当车当肉齐颜触,苟合苟完卫子荆。

最喜隔墙家庙近,不时数典孝思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札齐豆架札松棚”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新居的自然环境,豆架与松棚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分付奚童趁老晴”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安排,让孩子们在晴朗的日子里享受户外的乐趣。

“有酒先为花作寿,无牛犹幸笔能耕”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即使没有物质上的丰富,也能通过饮酒赏花、挥毫泼墨来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层面,展现出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当车当肉齐颜触,苟合苟完卫子荆”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齐颜触与卫子荆的故事寓意深刻,强调了在困境中保持尊严与坚持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守本心,不妥协于世俗的压力。

最后,“最喜隔墙家庙近,不时数典孝思生”点明了诗人对家族传承与孝道的重视。新居靠近家庙,不仅方便祭祖,也提醒着诗人时刻不忘家族的传统与孝道。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诗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道德等多个层面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王季珠
朝代:清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猜你喜欢

橹舟抵苏阊

垂柳沈沈笼暮烟,秋塘水滑橹声圆。

长帆遇逆风欺客,启舱生凉月浸船。

绀宇疏钟残雨夜,酒楼高烛拱星天。

金阊不记几回宿,挟友求书未隔年。

(0)

旷庐遣兴·其三

嚼过黄梅与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尝。

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

老冉冉来情自短,事循循叙梦何长。

果谁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犹奉瓣香。

(0)

新柳四首·其三

絮语缠绵两意同,忍教萍迹忽西东。

只今牢繫长堤马,从此无烦远塞鸿。

绿意满前风似箭,黄昏有约月如弓。

千条万绪横塘路,牵惹桃花别样红。

(0)

赠庞郦亭先生二首·其一

卅年清德畏人知,投绂归来两鬓丝。

犀首岂为无事饮,虎头终属有才痴。

笑谈枕石宜佳客,点缀虞山要好诗。

世乱莫嫌竹乐晚,春风杖履步迟迟。

(0)

北门竹枝词十首·其七

女娃亦爱北门游,山轿纷纷过不休。

兴福回来孙祠歇,衣香更胜木樨珠。

(0)

有感

人间赫奕是何方,莫若当今翰墨场。

偶遇腾骧增意气,真看举动有辉光。

英才合御龙门李,陋巷宜眠蝶梦庄。

廿载诗书空励志,只成画饼实堪伤。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