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其二》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其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古风

浮凉却烦暑,明月流下地。

清辉濯雨馀,皓质离云际。

行失众星光,鉴彻繁阴蔽。

宴坐及宵分,徙倚不能寐。

欣兹吏牍阕,久已尘营弃。

淡泊道心生,简编非我累。

岂乏校艺长,方惭作人智。

群司肃从事,谬以斯文寄。

如何勖周行,勿云在下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夜晚,月光洒落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以及在月光下的内心感受。首句“浮凉却烦暑”点出夏夜之凉爽,与白日酷热形成对比,引出月夜的宁静与清凉。接着,“明月流下地”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倾泻而下的景象,仿佛从天而降,照亮大地。月光如水,洗净了雨后的尘埃,也洗涤了诗人的心灵。“皓质离云际”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纯净与高洁,如同脱离云层的皎洁之光。

“行失众星光,鉴彻繁阴蔽”两句,诗人将月光与星辰、阴影进行对比,突出月光的明亮与穿透力,即使在浓密的阴影中也能清晰照耀。接下来,“宴坐及宵分,徙倚不能寐”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直到深夜仍难以入眠,沉浸在这份月光带来的宁静与思考之中。

“欣兹吏牍阕,久已尘营弃”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的暂时解脱和对尘世烦恼的放下,月光下的宁静成为心灵的慰藉。诗人感叹于自己能在此刻享受这份淡泊与简静,不再为世俗所累。最后,“淡泊道心生,简编非我累”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与对书籍的珍惜,认为这些是心灵的滋养而非负担。

“岂乏校艺长,方惭作人智”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谦逊态度,即使在学术上有所长,也自感在为人处世上还有不足之处。最后一句“群司肃从事,谬以斯文寄”表明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身份,虽身处高位,但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传递正面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谦逊、自省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其三

黄竹浦间几劫灰,祠门正对舜江开。

土人不识忠魂返,但讶天边雪浪来。

(0)

关中杂诗·其四

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

延陵虚宝剑,中散绝丝桐。

名誉荪兰并,文章日月同。

今宵开敝箧,犹是旧华风。

(0)

初夏西山道中绝句·其五

花藏竹掩小柴门,半架朱藤覆短垣。

圣代极知非避世,偶逢鸡犬似桃源。

(0)

和韩秋怀诗·其一

驱车车郊道,黍稷何薿薿。

秋来风雨时,款达方靡已。

岁功虽未收,农欢已在耳。

停骖暂借问,野老见客起。

夏旱萦圣心,殷忧禹汤似。

郊野得沛泽,至诚良可恃。

行观晚稼登,玉粒走万轨。

饥岁逢有秋,岂独农人喜。

(0)

冬日园居即事次韵·其二

行到溪头尘事无,天边时听雁声孤。

西山云冷将飞雪,又是天成一画图。

(0)

有会漫书

窗下青石盆,其方尺有咫。

蓄以小游鱼,盛以清泠水。

萧斋薄醉余,寂寂凭栏视。

俄从竹篱根,斗出南柯蚁。

始则互牴牾,继见一披靡。

前者逃仓皇,后者追不止。

攀援复争逐,共落石盆里。

幸而阵风来,吹堕桃花蕊。

二蚁附蕊上,浮沈如有恃。

一勺碧纹轻,在蚁沧浪似。

一瓣落英飘,在蚁舴艨拟。

因思湖海间,从古争不已。

才见降帆出,又闻战舰驶。

南渡暂偏安,北征甘誓死。

叱咤海风生,冲突银涛起。

谅在天视之,亦犹此盆耳。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