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
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
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
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瓶中水仙为载体,抒发了深沉的情感。首句“罗带无风翠自流”,运用拟人手法,将水仙比作翠绿的罗带,在无风的状态下自然流淌,形象地展现了水仙的生机与灵动。次句“晚寒微亸玉搔头”,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水仙在傍晚微寒中的姿态,仿佛轻轻低垂的玉簪,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水仙的柔美与高洁。
后两句“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九疑山和湘江,以及与之相关的湘妃、舜帝等传说人物,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哀愁。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无法见到遥远的苍梧山,也无法忘却心中的愁绪,如同湘江水一般绵延不绝。这种情感的寄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
卢公全盛时,桃李何纷纷。
冠盖蔽白日,谈笑起青云。
林翁我乡曲,同业又同门。
如何三十年,白头始相闻。
全家作楚鬼,只影穷江源。
起手问曲折,口涩不肯言。
宁非衣食牵,犹赖齿颊存。
叹此皆有数,吾书已云云。
下尽浮世尘,上通先天根。
事来即顺受,不得劳悲欣。
我老耕破砚,百钱混人群。
听之如饮醇,油油至微醺。
所恨各有役,东帆复西辕。
平生李元礼,归为致寒暄。
四山翛翛风日暖,白发看花惜春晚。
当时衰草牧羊坡,今日池台红雾满。
最怜幽篁手所植,儿戏成业亦千本。
旧游聚散万事拙,客梦悲欢百年短。
荒凉处处经战马,寒食家家浇祭碗。
隃知地下不识醉,祇合生前寻酒伴。
苍苔白石堪枕籍,野鸟清溪自弦管。
同游飘扬正捷步,老我摧颓甘负眼。
风床溽暑新候浊,江树飞云故人远。
出城少事幸纵恣,赌令争欢君莫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