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
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
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
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
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
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秋时节因病卧床,醒来时恰好听到窗外蝉鸣的声音。蝉鸣一声,让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而昨日则如同前生般遥远。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体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诗中的“更欲临窗听”表达了诗人想要更加仔细倾听蝉鸣声音的愿望,但由于病中身体不便,“犹难策杖行”则显示出诗人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最后两句“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蛰伏在壳中的幼虫,表达了对新生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蝉鸣这一自然现象,抒发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健康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具有丰富内涵的秋思之作。
蒲坂横临晋,华芝晓望秦。
关城雄地险,桥路扼天津。
楼映行宫日,堤含宫树春。
黄云随宝鼎,紫气逐真人。
东咏唐虞迹,西观周汉尘。
山河非国宝,明主爱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