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晓莺蹄,春风暖翠闺。
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
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红树晓莺蹄,春风暖翠闺。
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
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富贵生活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即将远行的怨恨之情。
"红树晓莺蹄,春风暖翠闺。"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春色中,红色的花树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鲜明,而春风温柔地拂过精致的窗棂,营造出一个温馨而富丽的室内环境。
"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这两句则写出了室内的奢华装饰和主人珍贵的穿着。雕笼中的香气与精美的织物相得益彰,而珠履踏在金色的台阶上,更是显示了主人的高贵身份。
接下来的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 描述了一场春日之中植物初生的生机。这两种植物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烘托出一个生长与繁盛的季节。
然而,在这美好景象之后,诗人却突然提起远行的苦楚: "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这里“藁砧”指的是古代旅行时所用的草席和砧板,用以安置马匹,诗人借此暗示了即将踏上旅途的劳顿与孤独。"行役"一词则更添了一份军旅生活的辛酸。而辽西,一向被认为是边塞苦寒之地,这里的远行不仅是身体上的长途跋涉,更有精神上的寂寞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日富贵生活的细腻描写,到最后一转笔锋,突然揭示了主人即将面临的远行苦楚,表达了一种生离死别的情感波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古典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