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心已灰,但有爱山癖。
移家过溪住,政为数峰碧。
空濛梅子雨,了不见颜色。
朝来忽献状,欣若对佳客。
晴窗卷书坐,葱翠长在侧。
似为神所怜,持用慰岑寂。
会登此山头,却望水南北。
烟树有无间,吾庐应可识。
道山心已灰,但有爱山癖。
移家过溪住,政为数峰碧。
空濛梅子雨,了不见颜色。
朝来忽献状,欣若对佳客。
晴窗卷书坐,葱翠长在侧。
似为神所怜,持用慰岑寂。
会登此山头,却望水南北。
烟树有无间,吾庐应可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横碧轩》,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道山心已灰”表达了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后对名利的淡泊,而“但有爱山癖”则揭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执着喜爱。移家至溪边,只为那几座青翠峰峦,“政为数峰碧”体现了诗人选择居住环境时的纯粹动机。
接下来的诗句“空濛梅子雨,了不见颜色”,描绘了江南梅雨时节,山色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更加朦胧,诗人似乎能忘却俗世烦恼,沉浸在自然之美中。“朝来忽献状,欣若对佳客”则写出早晨雨过天晴,山景如新,诗人的心情如同迎接老友般欣喜。
“晴窗卷书坐,葱翠长在侧”描绘了诗人读书时,窗外的山色始终相伴,给他带来心灵的安慰。“似为神所怜,持用慰岑寂”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是神灵的眷顾,让山色成为他孤独时的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会登此山头,却望水南北。烟树有无间,吾庐应可识”,诗人想象自己登上山顶,远眺山水,期待在烟雾缭绕的树木间找到自己的居所,流露出一种归属感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凡夫冥冥不知晓,劫尘流浪如沙扫。
上天宫阙隔青云,九原垄墓空秋草。
神仙有意怜下土,独取飙车出三岛。
张翁陋巷贫且贤,箪饷瓢浆久怀宝。
羽客飞来自何所,蓬荜相迎笑相劳。
高谈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关老。
仙丹无形有真气,一视传灵入凡枣。
聊分七枣遗张翁,一饵云充千岁饱。
张公不食今几年,齿如儿童颜色好。
我闻神仙本无滓,诸漏皆空体玄道。
姑射神人饮风露,淮南鸡犬依丹灶。
真诠自然本简易,不在劳形勤补脑。
封山航海漫殚费,叶衣草茹空枯槁。
况乃纷纷五浊世,粒食火化常热恼。
余苦风尘衰太早,绿发苍苍半玄缟。
青春堂堂暗中去,常恐馀生似潢潦。
何当刀圭借残龄,相与神游超八表。
《张居士歌》【宋·李廌】凡夫冥冥不知晓,劫尘流浪如沙扫。上天宫阙隔青云,九原垄墓空秋草。神仙有意怜下土,独取飙车出三岛。张翁陋巷贫且贤,箪饷瓢浆久怀宝。羽客飞来自何所,蓬荜相迎笑相劳。高谈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关老。仙丹无形有真气,一视传灵入凡枣。聊分七枣遗张翁,一饵云充千岁饱。张公不食今几年,齿如儿童颜色好。我闻神仙本无滓,诸漏皆空体玄道。姑射神人饮风露,淮南鸡犬依丹灶。真诠自然本简易,不在劳形勤补脑。封山航海漫殚费,叶衣草茹空枯槁。况乃纷纷五浊世,粒食火化常热恼。余苦风尘衰太早,绿发苍苍半玄缟。青春堂堂暗中去,常恐馀生似潢潦。何当刀圭借残龄,相与神游超八表。
https://shici.929r.com/shici/XzBmhffd.html
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
半裁紫阳立玞石,考击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
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
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
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徵。
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
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齐廷。
后来谬令类俗子,辄去其籍人皆惩。
昔到般舟访遗迹,季海寺记今彫零。
晓闻晨钟呼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
往观乃是唐短碣,大穷索缚乘前楹。
字形峥嵘笔萧散,远过名殿诸题经。
劝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听。
十年再游尚如昔,击拊刻划将俱平。
急归入城讽县令,立使舁至无久停。
此碑复立非我力,奇物久废天须兴。
《自山中归至登封遂讽高宰令取峻极中院厨前石钟板盖唐人寺记字甚奇丽也》【宋·李廌】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半裁紫阳立玞石,考击化度求金籯。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徵。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齐廷。后来谬令类俗子,辄去其籍人皆惩。昔到般舟访遗迹,季海寺记今彫零。晓闻晨钟呼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往观乃是唐短碣,大穷索缚乘前楹。字形峥嵘笔萧散,远过名殿诸题经。劝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听。十年再游尚如昔,击拊刻划将俱平。急归入城讽县令,立使舁至无久停。此碑复立非我力,奇物久废天须兴。
https://shici.929r.com/shici/f3d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