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
《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不见台城事,君毋说苦空。

佛随千劫尽,人与万山雄。

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

终宵皎无寐,万壑响松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ménfèibǎiyùn
sòng / céngbǎi

jiàntáichéngshìjūnshuōkōng

suíqiānjiéjìnrénwànshānxióng

diàochūn绿tánbīngzhúhóng

zhōngxiāojiǎomèiwànxiǎngsōngfēng

注释
台城:指南京旧城,这里代指过去的繁华。
苦空:佛教术语,指苦海无边、空幻无常。
佛:佛教中的佛陀或佛法。
千劫:佛教中表示极长的时间。
人与万山:人的生命与众多的山峦相比。
吊古:凭吊古人或古事。
春酤绿:春天买来的绿色酒液。
谈兵:讨论军事策略。
夜烛红:夜晚点燃的红色蜡烛。
皎无寐:明亮得无法入睡。
万壑:无数的山谷。
松风:松树的声音,象征自然。
翻译
再也见不到台城的往事了,你不必再说那些苦修的空谈。
佛的教诲历经千年也无法改变,而人的生命却在万座山中显得渺小而坚韧。
春天里,我借酒凭吊古人,夜晚的蜡烛映照着军事讨论的热烈。
整夜我都难以入眠,只听到山谷间松涛阵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题目为《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不见台城事,君毋说苦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与痛苦的超然态度,不愿过多涉及,而是将心灵寄托于佛法之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

“佛随千劫尽,人与万山雄。”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佛法永恒不朽的信仰,以及个人生命虽短暂,但心灵可以与自然万山相辉映照,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壮阔感。

“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军事战略的讨论,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在紧张氛围中思考国事的心情。

“终宵皎无寐,万壑响松风。”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清醒而深远的夜晚景象,无眠之夜中,只有松风的声音回荡在万壑之中,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佛法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送僧归洛中

赤日彤霞照晚坡,东州道路兴如何。

蝉离楚柳鸣犹少,叶到嵩云落渐多。

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白乐天真在也么。

(0)

送益公归旧居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

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

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

邻僧喜相接,埽径与开扉。

(0)

秋夕书怀

凉多夜永拥山袍,片石闲欹不觉劳。

蟋蟀绕床无梦寐,梧桐满地有萧骚。

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破落西窗向残月,露声如雨滴蓬蒿。

(0)

独院偶作

风篁清一院,坐卧润肌肤。

此境终抛去,邻房肯信无。

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

毕竟伊云鸟,从来我友于。

(0)

示诸侄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

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

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

侯门终谢去,却埽旧松萝。

(0)

送惠空北游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