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
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
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哲思。诗人站在桐江之上,在落日的余晖中观赏四周的景色,车声、红埃都在暮色中显得尤为生动。
"更无人望青山立"一句,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仿佛诗人与世隔绝,只有他一人在这片刻静谧中沉思。接着“空有帆冲夜色来”则是对远处帆船迅速驶来的描绘,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致,也映衬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相结合。沙上飞翔的鸟儿像是在天边回响的钟声,而岸边在雨中的花朵则像是燃烧的火焰。这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中,可见诗人对于远行者或流离失所者的同情之心。"潇洒"一词形容人物的落寞孤独,而"鸱夷子"则是古代对游子的一种称呼,常带有凄凉之感。"散发扁舟去不回"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诗人仿佛在叹息命运多舛的人们,不仅是在描写景色,更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